前兩天《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由美國歷史學者Robert Zaretsky寫的分析,以希臘史學巨匠Thucydides二千年前寫的故事映襯今天希臘的困境。根據Thucydides的紀錄,公元前五世紀希臘城邦聯軍打敗當時的「世界霸主」波斯後分裂成兩大陣營,其一以雅典為主,另一個以斯巴達為首。雅典為了增強本身的實力強制弱少城邦加入聯盟,並要求行動一致,不得搞自己一套,不能保持中立、獨立,必須以雅典馬首是瞻。
地中海小城Melos不願受聯盟控制,希望保持本身的主權及獨立,雅典來使隨即向小城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小城放下主權按聯盟的要求辦事,不然將會城毀人亡。為了保住自己的獨立與尊嚴,Melos不管ultimatum堅決不執行雅典指定的政策。結果,雅典立時派聯軍掃平Melos,令它從地平線上消失。
Zaretsky指,當年的Melos跟今天的希臘當然不完全一樣,Melos沒有欠下巨債,希臘則是加入歐元區後借貸過度,碰上金融海嘯翻不了身。但從實際處境來說還是頗為相像,兩者都面對主權、尊嚴受國際聯盟打壓,都可能因不肯執行聯盟定下的條件而受打擊,甚至國不成國。Melos的「欺凌者」是雅典,今天希臘的對手則是歐元區及背後的德國。
經過五年越緊縮越窮困越見鬼後,希臘民眾及政府決定改弦易轍,希望改變經濟政策,減少緊縮多加資源刺激經濟增長,好讓人民日子好過一點。可是,歐元區及債權人代表卻不同意,堅持希臘只能走緊縮之路,不能有異心,不能自行其是,否則便會抽走援助及借貸,截斷資金來源,令希臘金融系統崩潰,經濟動盪。換言之,希臘要麽放棄尊嚴及主權走回歐元區指定的緊縮之路,要麼堅持自主權但面對歐元區的懲罰,付出重大代價,不能有第三道路。這種歐元區說了算而不是希臘人民說了算的情況跟歐洲一體化計劃的宗旨及傳統固然大相逕庭,而歐元區以抽走資金懲罰希臘跟當年雅典透過武器摧毀Melos不是差不多嗎?
違背歐洲一體化初衷
從五十年代啟動以來,歐洲一體化進程為的是要打造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的歐洲。各國包括大國透過開放邊界讓人流、資金自由流動促進整體歐洲人的福祉。從希臘到南歐、東歐各小國對加入歐盟趨之若鶩,並且全力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為的正是計劃提供的美好願景。同樣重要的是,歐洲一體化進程以至歐盟的體制設計都強調民主原則,重大決定及條約需要每個國家政府及人民批准才能成事,即使常規的決策也得有絕大多數成員國支持才能通過。可這一回在歐債危機特別是希臘債務危機中,成員國的需求,成員國人民的福祉顯然沒有受到重視,真正決定大局的是歐盟官僚及歐元區大國特別是德國的意向,包括他們對緊縮政策的偏好。正是在德國的堅持下,債權人向所有歐豬開出的藥方都是緊縮再緊縮,所有歐豬包括被視為模範生的愛爾蘭、西班牙到今天仍然苦苦掙扎,失業率仍在兩成以上。希臘的情況更是惡劣得無以復加,五年下來毫無改善,債務有增無減。
既然藥方無效,歐元區要麼就改弦易轍,換上其他方法希望歐豬走出困境;又或是容許歐豬自求多福,另找出路。可是,德國及債權國不但一意堅持錯誤的政策,還威脅向膽敢挑戰反對錯誤政策的成員國作出懲處,不惜令他們的經濟重創。從這個角度看,Thucydides二千多年前寫的「雅典暴政」(Athens' reign of terror)今天似乎變成了「Euro's reign of terror」。
盧峯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