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日前強行推出面對司法覆核挑戰的西鐵元朗站地皮,預料可供應約1,880伙私樓單位。發展局局長陳茂波當時聲稱,如因面對覆核而停止賣地,便會被人「拉布」成功,更難達成建屋目標;不過《壹錘定音》翻查資料,發現過去兩年政府至少兩度怯於地區或鄉事勢力反對,放棄或大副削減興建公屋的計劃,涉及單位達25,000伙。
《香港獨立媒體網》日前揭發,房署去年原本計劃在屯門兆康站附近新慶路一處土地,興建8,000個公屋單位。然而在去年9月的區議會會議上,發言議員近乎一致反對計劃,有議員更明言擔心計劃會影響日後丁屋發展。區議會主席劉皇發亦認為計劃過於倉卒,認同要押後討論,最終會議議決去信城規會反對計劃。
由於屯門區議會以鄉事派佔多數,在屯門區議會大力反對下,結果政府最終「臨陣退縮」,放棄改變土地用途,令該片土地可以續用來興建丁屋豪宅,但就只得114個單位。
再翻查資料,原來類似事件不止一單,因為早在前年,政府本來計劃在元朗橫洲一片面積達34公頃的棕地上,興建17,000個公屋單位,棕地是已荒廢的農地及工業用地,政府不打郊野公園主意,民間團體當然贊成,但建屋計劃最終又是受到鄉事勢力反對,當時屏山鄉委會主席曾樹和就講明,有關土地正租予他人經營做車場及從事回收業,如果收地,就會損失租金收入。
於是,政府去年便同樣「縮沙」,同時大幅修改發展計劃,轉向附近綠化地「開刀」,而最終興建的公屋單位數目,更大減至4000個,即只是原來目標的四分之一。曾樹和是新界鄉事派主要人物之一,2012年特首競選期間,爆出小桃園江湖飯局,當時曾樹和就是座上客,有份跟上海仔一同席。
當綜合上述兩單事件,再翻查陳茂波早前的說法,他稱:「我最大嘅目標就係要達標,每年私人土地房屋供應,政府答應嘅數字;大家想一下,如果有人喺我哋賣地嘅時候,不斷咁樣做(司法覆核),我哋又因為咁而停咗唔賣,甚至拖慢唔賣,就畀人拉布成功。」
不過,似乎陳茂波「講就兇狠」,但真正建屋時,原來發展私人樓就不理司法覆核照賣地,但當興建公屋遇到鄉紳反對就立即「縮沙」。其實早前《蘋果》記者已經踢爆,政府內部已估計,10年興建29萬個公屋單位的建屋量無法達標,事到如今,相信大家開始明白箇中原因吧!
一直有跟進香港土地議題的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就批評,政府解決房屋問題得把口,「通常淨係識得搵啲唔識講嘢嘅環境啦,同埋搵弱勢村民開刀,但係啲原居民佢就唔敢,啲地佢就唔敢收」,他認為政府應訂立棕地優先發展政策,更指這在外國「根本係常識」,又透露英國早前已定出要在二十年內,用作發展的土地中,六成是要屬棕地,但換了在香港,政府又怎會有這個勇氣呢?難為梁振英,仍不斷重覆講:「房屋政策是特區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真是得個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