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赤柱居民會每年錄得數以百萬無法核實的收益,同樣有數百萬有誇大之嫌的開支,包括以100萬購買獎品及紀念品,較沙田賽會高出13倍;該會亦未能向核數師證明資產價值,當中龍舟購入價亦疑比市價高逾倍。為賽事出錢出力的永明金融就指作為贊助商不會查核居民會賬目。
根據2014年賬目,居民會770萬元開支包括以100萬元購買獎品及紀念品,比較每年逾150隊參賽、規模僅次於赤柱的沙田龍舟賽事,每年紀念品與獎品開支僅6.9萬元,赤柱居民會高出13倍。
場地佈置簡陋
不過,有參加了赤柱龍舟賽3年、曾獲亞、季軍的龍舟隊員就指大會只頒發獎盃,從沒獎金;而居民會全年銷售紀念品收入亦僅得30萬元。明施慎選創辦人溫澤君指數字落差甚大,令人質疑該會蝕賣紀念品。
另外,賬目顯示賽事場地及看台佈置開支近60萬元,記者賽事當日所見,賽會其實只是盡用現場設施,如以沙灘石屎台做嘉賓台及頒獎台,利用航海學校碼頭建築物作賽事計分及司令台等,真正佈置其實只有帳篷和海報橫額。賬目中的茶點及活動費用亦達57萬,但有參賽逾10年的赤柱居民指大會無提供飲食。
資產方面,居民會申報龍舟、設備等資產估值311萬元,但核數師表明未獲准現場視察有關資產,亦未獲提供該等資產的證明,無法核實有關資產的價值、狀況,甚至是否存在。
以龍舟為例,赤柱居民會每年以不多於10元象徵式租金,向政府租用赤柱正灘一幅近4,000呎泳灘地擺放龍舟,記者上月在賽事前實地點算,發現居民會擺放了41條纖維龍舟及1條非比賽用的木龍舟。根據賬目,居民會擁有的龍舟合共以558萬元購入;但記者向沙田龍舟賽負責人李有全區議員及香港仔龍舟賽籌備會副主席陳富明區議員查詢,他們指從內地購入纖維龍舟連運送需約5萬元,按此計算,41條龍舟亦只需205萬元。
■記者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