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商售價料最少560億四買家競投 越秀信達贏面最大

南商售價料最少560億
四買家競投 越秀信達贏面最大

【本報訊】中銀香港(2388)放售南商,4間潛在買家於上周三提交第二輪標書,花落誰家仍待揭盅。綜合分析,相信是廣州市政府駐港窗口公司越秀集團,及財政部屬下專企中國信達(1359)之爭。
記者:劉美儀

南商作價應參照去年永亨銀行放售時同一基礎,即包括物業重估儲備市值作為賬面值「底價」,再加少許溢價計算,照此推測,南商售價約為其去年底賬面值(連物業重估為349億元)的1.6至1.8倍,即涉資560億元至630億元(72億至81億美元)。
證券界認為,南商若在上述範圍成交,作價合理。因4間競投者均為中資企業陣營,有財政部及國資委屬下企業、市政府企業及混企等,當中亦牽涉上市公司,故各標價落差不會太大,否則出價太勇進,要面對向股東回報交代問題。
去年華僑以387億元成功收購永亨,根據永亨2013年年報顯示,該行賬面值為217億元,連同所有物業重估儲備計,華僑出價為市賬率約1.5倍。

證券界認為南商若在560億元至630億元的範圍成交,作價屬合理。 李潤芳攝

財政部取態成關鍵

分析認為,最終贏家誰屬,財政部取態關鍵,除價格外,更重要考慮是當局政策目標及傾斜,倘認同珠三角區金融整合,廣東省企業在前海威脅下,加快在港「插旗」,則越秀機會又看高一線。
若看好資產管理公司涉足銀行領域,及現任中行(3988)行長田國立,曾任信達資產董事長的網絡體系論,信達便享一定優勢。惟迄今為止,資產管理公司向銀行業進軍,未見當局鼓吹,信達是次入標屬個別例子抑或政策訊號,值得關注。
兩間傳聞競投南商的內險股新華人壽(1336)及中國太平(966),分析指贏面不高。內險海外併購,須中保監批准,雖然民營內險平保(2318),以綜合模式經營,但監管當局似乎較傾向,推動內險在境內金融併購,多於海外收購銀行。
另外,2012年中保監公佈規定,指內險在境外投資餘額,不能超過上年末資產總值的15%,否則需要特批。

作價參考永亨合理

金英證券(香港)亞太區銀行金融研究首席分析師陳昔典表示,南商作價以永亨作參考是合理指標,若不撇除物業重估市值計,買家出價1.7至1.8倍屬合理水平。他相信競投南商的失敗者,會繼續洽購其他中小行,如大新銀行(2356)為潛在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