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云:Never a dull moment。政改的爭拗在28對8的終局結束後,以為2015年半年結的最後幾天可像年廿八般洗洗邋遢,7月1日升旗後來一個七翻身的好開始,像政府口徑一致的說,搞好經濟及民生問題。怎知,在一星期內與經濟及財經市場掛鈎的同股不同權課題,上周在港交所舊事重提後,被證監會火速滅殺。事件的「初一」是港交所上市委員會「達至共識」,決定展開同股不同權的第二輪諮詢,證監的「十五」由其董事會「一致」的通過否決。
類似同股不同權這種上市條例及門檻的修改的高調矛盾,源於存在多年的港交所及證監會就上市條例的編制、修改、上市申請及上市公司的監管的不同程度重叠所致。
雙重監管這個課題兩任政府,包括曾蔭權及梁振英領導下的政府都是以議而不決的態度縱容存在,使被監管者及上市申請者猶如生活在煉獄中一樣無所適從。這種我有我監管,你死你事的不進取文化,其中兩大原因是:
1.證監會的領導層由持專業背景的技術人員主導。多年前在沈聯濤擔任主席及行政總裁時,因良好企業管治原則的要求,要把主席及行政總裁的角色分於兩人而大吵大鬧,過程中把上市條例及監管的責任,由聯交所轉至證監會,這個燙山芋擱置到現今。
2.港交所前兩任主席李業廣及夏佳理除了是德高望重的公職王外,更是行政會議成員,所以對港交所捍衞擁有上市科的執行及監管權力及對一眾財經官員的取態有一定的影響力。
當然,現任主席周松崗亦是有板有眼的行政會議成員。聯交所作為一間上市公司,在周松崗及李小加的領導下,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證券交易所,加上滬港通的成功,立下的功勞亦非小兒科。
另一方面,我們的主要財經官員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及財庫局長陳家強在兩任政府都是港交所及證監會的上級問責官員,責無旁貸。
在現任政府已踏入第4年的前提下,公眾利益是有合理的期望,並要求政府果斷地去把這個香港上市公司監管權的重叠問題去處理好,把困擾上市公司及中介專業人士的兩個監管機構經常不同的要求都要討好及滿足的煩惱徹底地解決。
像同股不同權這種高調的矛盾及不協調是不必要的,我亦在此呼籲一眾立法會議員,收拾心情及小休後,關注這個對香港上市條例編制、執行及監管角色的重叠,推行一些正面的催谷去把矛盾理順。未來兩年,你們都要接受重選及執位的洗禮啊!
謹此聲明,本人對監管權歸證監會或港交所持開放態度。其實,兩個機構都有其長處及短處,但重叠問題要解決是大道理,Go Go Go!
悼念霍廣文: 上周得悉在聯交所服務廿多年的忠臣霍廣文(Lawrence)在退休後不太長的時間因病離世,感到非常惋惜。又一位走得太早了!
我與霍廣文認識三十多年,是他在證監會前身Securities Commission任職時透過一位同期在Securities Commission任職的留英朋友認識的,及後透過我在上市公司的工作及在聯交所下屬委員會當義工時亦常有來往。
Lawrence為人和藹友善,實事求事,沒架子,不擺官款。在監管機構有他這種客觀持平性情溫和的人屬難能可貴。應一提的是聯交所另一位人辦,上任行政總裁及Lawrence的長期拍檔周文耀。本人謹此向Lawrence的太太、兩位囡囡及女婿慰問及致敬。Lawrence,Rest In Peace!
周光暉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