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飯盒減鹽三色制

小學飯盒減鹽三色制

【今日少鹽】
【本報訊】小學普遍已實施全日制,學生多留校午膳,故飯盒供應商於學生減鹽上扮演重要角色。聖公會聖雅各小學校長張勇邦是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成員,他指,會參考衞生署指引選擇飯盒供應商及餐單,如飯盒不能有鹹蛋等紅燈食物,叉燒及香腸等黃燈食物每周最多兩次,紅米飯等高纖的綠燈食物則鼓勵多供應,每餐也最少要有一份蔬菜。
記者:陳沛冰

飯盒供應商選擇多,學校有時也眼花撩亂。張勇邦表示,供應商提供的餐單會否鹽份過高是主要研究項目之一,鹹蛋及油炸食物等屬不應有的紅燈食物,餐單內的糯米雞要不含臘肉。黃燈食物如煙肉、芝士、香腸、滷水雞翼,或使用高鹽調味料製成的醬汁及芡汁等,每周最多供應兩次,綠燈食物有去皮雞肉、麥包、蕎麥麵,不包括經醃製肉類等。
學校會了解供應商的烹調方法,如要求列明醬汁成份,蒸飯不提供豉油,醬汁要與飯分開擺放,減少學生攝取鹽份、也會邀請家長定期試食,若家長或學生認為飯盒太鹹,會向供應商反映。該校的餐單包括蘑菇蒸水蛋飯、粟米豬肉粒燕麥飯、低脂白汁火腿雞肉丸意粉。

學生:醬汁係螢光色

張說,曾有飯盒供應商因供應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的飯盒款式一樣,只是份量不同,為了顧及中學生及國際學校學生的口味,難以遷就小學生提供低鹽飯盒。他指,低鹽飲食除要從小學培養外,學生升中後亦不應「斷纜」,「如果唔係會前功盡廢」,因而有些人上到大學就身體好差,他認為政府不應讓供應商以中學生選擇午膳自由度較大為由,有藉口不再提供低鹽飯餐。
在該校讀五年級的侯同學指部份飯盒醬汁較鹹,「吉野牛肉飯嘅汁超濃,(醬汁)係螢光顏色」,也有飯盒太多豉油,或蔬菜放在肉及醬汁下,令蔬菜浸滿醬汁,有些飯盒多肉少菜,「雞髀打橫瞓喺度,好少菜好多飯」,他希望飯盒減鹽及多菜。在旁的侯爸爸聽到兒子的意見後,也指要向學校反映。同班的黃同學直言「啲飯麻麻哋好食,有啲醬汁顏色奇怪」;蒸蛋相對較好吃,味道不太淡也不太鹹。黃爸爸指早前參與試食飯盒,認為不算太鹹,平日與兒子也保持低鹽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