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先天性肌肉萎縮症的David,去年12月,衝破該病患者活不過30歲的宿命,跟父母共度生辰。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早前替他購買吸痰機及電動輪椅,可是近月他因屙血及爆肺,已停用吸痰機,每日改為由父母人手拍痰。雖處逆境,他們珍惜彼此相處的每分每秒,更盼望病情好轉,「可以一齊坐郵輪」。
記者:鄭翰斌 攝影:張鼎和
現時只有60磅的David,自小因病影響活動能力,日常生活靠父母照顧。30年匆匆過去,父母從沒半句怨言,雖然中學時代起,他已需於晚間使用呼吸機,並要以輪椅代步,但他並無放棄,反而發奮跨越障礙,考入夢寐以求的理大電腦學系。
他6年前畢業了,並獲該校聘任為電腦程式編寫員。可是2012年David因爆肺(氣胸)及患上豬流感兩度入院,加上肚瀉要照腸鏡,其間一度心跳停頓,他憶述當時苦況:「胃液流入肺部,變成吸入性肺炎。」最終,他康復出院,跨過鬼門關,可是身體情況卻每況愈下,無奈辭工。
《蘋果》報道David的情況後,熱心讀者捐助他購置吸痰機,並更換已殘破損毀的電動輪椅,令他生活重現曙光。先天性肌肉萎縮症患者多數活不過30歲,去年David已屆29歲,媽媽擔心了一整年,暗中留意David情況,直至12月安然度過30歲生辰,才鬆一口氣。
現時David要靠人工管道將營養奶液輸入胃部,今年4月他屙血入院,「出院後發燒,要不停抽痰,可能抽得太多,爆肺。」這已是他第三度爆肺,同時因為身體虛弱而停用吸痰機。為免感染病菌,他平日盡量留在家,靠上網看新聞接觸外界、玩電腦遊戲度日。
David說,眼看身邊病友先後離世,都以平常心面對。至於陪伴兒子走人生路的David媽媽,引述醫生指:「要有心理準備,叫佢想玩就去玩,醫院暫時都做唔到嘢!」她跟David說若他病情好轉,會乘郵輪外遊,看看外面世界。
早前報道「David」個案後,獲善心人捐款支持。「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已從所籌得的善款為他購買吸痰機,近日更添置電動輪椅、斜台及呼吸機後備電池。「David」感謝善長捐助,助他延續生命。
「David」捐款編號:C3793
網上捐款: http://bit.ly/1nQRth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專頁: http://goo.gl/eYKB89
蘋果基金YouTube頻道: https://goo.gl/qVvmiB
蘋果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捐款方法: http://bit.ly/1mxhIET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捐出1%盈利,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 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獻,有關善款將撥捐蘋果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