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交通銀行(3328)雙喜臨門,繼早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獲批,昨更獲得證券業務牌照。江蘇證監局網站顯示,已批准該行收購華英證券33%股權,由於內銀未能直接投資證券行,故獲批反映交行最終獲「混業經營試點資格」。
獲准購華英證券33%股權
香港昨日假期休市,交行A股在消息傳出後曾升逾6%,惟受尾市急瀉拖累,收市僅升0.36%至8.27元人民幣(即10.34港元),較H股周一收市價8.08元仍有約28%溢價。
據內地《商業銀行法》第43條,商業銀行不能從事信託投資或證券業務,惟據悉內地正修改相關條文,以准許內銀從事包括投行業務的「混業經營」,暫以試點形式推出相關業務,交行率先跑出「飲頭啖湯」。
江蘇證監局顯示,對交行旗下交銀國際,收購華英證券33.3%股權並無異議。該批股份相信由蘇格蘭皇家銀行(RBS)放售,惟未有公佈作價,交行截稿前未有回覆。而剩餘股權則由正在申請來港上市的國聯證券持有。
有外資分析師表示,雖然華英非大型券商,同時僅以試點形式推出,但對於銀行終於可從事投行業務有極大意義,預料未來料對內地券商帶來競爭。
市傳興業銀行收購華福證券的要約已上報國務院審批,有機會成為第二家獲批證券牌照的內銀。
交行董事長牛錫明於股東大會上指出,該行數年前已醞釀收購證券公司,但直接投資有政策限制,需要最高層審批。在未來發展而言,證券業務是交行重要的選項,目前正研究多個方案,但未有具體事項可透露。董事會工作計劃中亦提到,交行未來向全面金融牌照鋪路。
內銀現時利息收入業務正面臨放緩,人行接連減息更會影響淨息差,不過,分析師相信,證券業務有助提升內銀佣金及服務費收入,並進行交叉銷售策略以產生協同效益,未來料成為內銀盈利增長的主要動力。
另外,據《財新網》引述業內多位消息人士,證監會機構部主任王林有望履新建設銀行(939)擔任紀委書記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