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齊普拉斯發動公投,表面上是體現民主,但明顯是他有缺政治領袖的承擔,將所屬「左翼聯盟」的短期利益,置於國家長遠福祉之上。公投設定本身也存在不少問題,如何有錢舉行、結果怎樣演繹,均沒有明確答案。
歐民眾望希臘脫歐
齊普拉斯1月上台後,本應有足夠時間與歐洲債權人好好商議解決希債問題,惟他一直擺出對抗姿態,一直拖到債務快到期時,談判破裂,才匆忙宣佈公投,把政治責任推到民眾身上,美其名是「實行民主」,實則是擔心若接受債權人的協議,導致自己及政黨倒台。
撇開政治盤算不談,齊普拉斯能否在一周內動員足夠人力物力舉行公投,也頗成疑問。至於公投的議題是甚麼,同樣含糊不清,是債權人提出的方案,還是反緊縮的原則?假如公投以反對票佔多,主張緊縮的齊普拉斯理應辭職,但假如他戀棧權力,拒絕下台,就會觸發憲政危機,令希臘甚至整個歐洲的政局更動盪。
無論希臘公投的結果是甚麼,德國Statista調查顯示受訪歐洲7國民眾,越來越多人希望希臘退出歐元區,其中德國相關民眾多逾半,法國人則有33%人希望希臘留下,為受訪國家中最多。
路透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