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生命迹象 - 古德明

沒有生命迹象 - 古德明

「車禍中的司機,救出時,已無生命迹象……」假如你不覺得這樣的新聞報道刺耳,你就是不折不扣的現代漢語人。
英文有sign字,臺灣遠東圖書公司一九七八年出版的《最新實用英漢辭典》譯作「迹象」,例句如下:「There are no signs of life about the house這房子沒有生命的迹象。」現代漢語「沒有生命的迹象」分明是英文no signs of life的方塊字寫法。中文從來不會這樣說。一九七零年香港世界書局出版的《英漢四用辭典(增訂版)》有以下例句:「The wounded man shows no signs of life這受傷的人如同死人一樣。」這例句的譯文,才是真正中文。當然,較好的譯法是「傷者看來已死」或「傷者就像死了一般」。
《續濟公傳》第四十八回老翁王伯俞跑到親家陳瑜慶寓所,猛然倒地。陳瑜慶見他「氣也沒了,身也冷了」,認為是猝死,濟公卻說:「他年高性急,走了遠路,上焦(胸膈部)的氣同下焦(臍腹部)的氣接不到,一時氣塞,孔竅閉住,所以就像死了一般,其實並不是真死。」濟公不會說「孔竅閉住,所以就沒有生命迹象」。
英文的sign字,往往只是「看來如此」的意思,即第七版《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sign字條下說的「show something顯示」。現代漢語所謂「這房子沒有生命的迹象」,中文可譯作「這房子看來無人居住」或「這房子顯然無人居住」。現代漢語人不屑說中文,就請改說真正英文吧。我只怕他們一要說英文,就張口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