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日出生少女 想移居新加坡

回歸日出生少女 想移居新加坡

【本報訊】朱鎧澄與卓文靖都生於1997年7月1日,今日滿18歲成年了,與很多年輕人一樣,對香港前景不樂觀,想着遠走他方。生於香港,朱鎧澄想像新加坡或許是不錯選擇,因常聽說當地居民有更完善的住屋保障。卓文靖則認為,將來不會在香港養育下一代,「我好鍾意香港,只係,對香港嘅未來唔係咁樂觀」。
出生於回歸的香港,朱說不上對這城有很強的歸屬感,認為香港城市面貌太過單一,區區是差不多的商場,條條大街滿是化妝品店。被問到是否喜歡香港,她說:「我覺得冇得揀囉。唔可以話好鍾意,OK啦,除非移民啫……」
父親是公務員,朱一家都有居英權,曾聽家人說過「萬一香港將來有事,都可以走佬」。她對英國沒甚麼感覺,「係本護照靚啲囉」。她對同屬前英殖民地的新加坡更感興趣,認為星洲環境、空氣與住屋都比香港好,也是個安全城市,將來或可移民當地,「雖然都係唔夠民主,但好似好過香港」。她從未試過上街遊行,對星洲的不自由略有所聞,卻對余澎杉事件一無所知,聽到記者提起余悲慘的現況,她也顯得憂心。

傘運後自覺「一粒塵」

卓文靖則自言很喜歡香港,因香港國際化、安全,相對很多地方也自由、開放、民主。不過,年紀輕輕已決定要生育下一代的她稱,不希望孩子在香港長大,沒信心香港在將來可保住如今的美好,「去邊我都唔知呀,但總之唔好留喺香港」。傘運過後,她更感失望,「我哋只係一粒塵,根本鬥唔過上面嘅大政府」。佔領的日子,她與同學在校內罷課3天,放學到佔領區,連月放下學業,也不理文憑試迫在眉睫。她自言本來就是悲觀的人,「我有信過(抗爭)有用,但呢種信念持續唔到,我都好嬲自己咁諗,但現實係無論留幾多日、行動升級,原來第二日,可以乜都冇影響過」。
■記者朱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