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生口中,進入南澳大利亞袋鼠島:「入島」。一旁觀音色,這行為於他,更接近入桃源。投資是一回事,觀察計算過,數字遊戲一入一出算得利潤,揩點油水即離場。
胡生絕非如此,僅僅稱呼「入島」二字,觀其恭恭敬敬,毫不馬虎,入島意義猶似「入桃花源」。買賣貿易有別實業,後者承擔往後禍福,苦樂與共。不是神話,似神話,總的來說玄之又玄一段,其實兩段緣份……
5年前胡生母親離逝前已辦好一應手續來遊南澳洲,傷心事來匆匆,料理過後念母情緒未減,忐忑上路,藉旅程療傷。遊至比香港大三倍、註冊人口四千餘、風景粗獷袋鼠島。島東岸風聲浪聲荒蕪四野Antechamber bay,夜色四合尋找已訂民宿,可愈找愈深茫茫然無頭緒,跌跌撞撞走入Chapman River Cellar Door,賣自家種葡萄製酒兼營小餐廳主人彼得與柏蒂秉承澳洲人好客、待客友善之道(其實英國人),親自開車帶路。
事後胡生尋來回訪,交談得悉,英國人彼得夫婦駕車環遊世界,車至南澳阿德來德海對出袋鼠島,車壞,二人決定就此為家。
25年前袋鼠島才開始生產葡萄酒,地中海氣候極宜,之前只種橄欖生產欖油與乾果,彼得夫婦立地成農,養羊種地製酒開所小餐廳幾乎與世隔絕,內陸人常自駕飛機前來買酒兼飲食,閒來畫畫讀書優哉游哉,慣讀金庸著作華人知悉,稱為「神鵰俠侶」。
時裝生意做得恁地蓬勃,正值壯年,母逝憂傷與眼前桃花源般光景,為胡生留下一度既廣且遠思考河流。與女友二人在樹熊數量頗眾,北部Middle River停留期間迷上以吃尤加利樹葉生存,非常可愛樹熊,告別時難捨難離,暗下想法,種下接棒成為彼得夫婦下一任「神鵰俠侶」種子。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