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
政府正籌備成立未來基金,將交由金管局管理,日後該局投資工作勢必大增,但面對市場暢旺招聘困難,消息指,過去1年該局負責外滙基金投資管理的儲備管理部,人手流失較之前顯著,兩名直接投資處的主管已先後離職,該部門整體流失年率達9.5%,媲美私營金融機構。
記者:劉美儀
數名不願具名投資界人士指,未來基金的投資策略,若屬追求額外回報,儲備管理團隊的專業資歷、投資往績及人手配搭更形重要,該局需加緊補充專才,應對需要。未來基金首期規模約2,000億元,由政府從土地基金撥出。
金管局指情況穩定
對於儲備管理部流失率查詢,金管局發言人回應說,過去1年,儲備管理部共有6人辭職或退休,該部門的編制人數為63人,換言之流失年率達9.5%。
他重申該局各職級(包括主管級)員工相對穩定,過去5年,平均每年有兩名主管級人員退休或辭職,惟局方會不時審視包括儲備管理在內,各範疇工作需要及資源調配,確保具相關專長和經驗人手,履行各項職能。
至於未來基金的籌備進展,他表示該局仍與政府磋商基金的投資安排,包括人手配合等通盤考慮。
金管局現有39個主管級職位,儲備管理部編制原設有3個主管級職位,去年底刊登招聘廣告,增設資產配置主管職位。
該局於上月初,內部擢升非投資界出身的高級經理陳家齊,接任懸空近1年、曾公開招聘的直接投資處2主管(負責私募基金及房地產等低流通性投資)一職。
專才多轉投基金界
被問及政務主任出身的陳氏,日後是否負責未來基金投資工作,發言人說,該局有嚴謹的招聘及升遷制度,其任命符合有關程序處理,陳氏於2010年加入該局,任職長期增長組合的直接投資處,專責私募基金及房地產項目投資。
經濟學家關焯照認為,金管局旗下政策處主管職位,如貨幣管理及儲備管理,適宜由具備市場經驗及技術的專家出掌,像美聯儲局的高中層班底,不少均為著名經濟學者或市場專家。不過,他明白市場求才若渴,該局要吸引私營機構高層加盟,薪酬及時機亦要配合。
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張宗永表示,銀行界專才,轉戰對沖及私募基金已是「大勢所趨」,但該局並非追逐高風險回報為主,內部升遷制度亦嚴謹,投資策略主要體現集體意志及領導,相信其運作會行之有效。
將來負責管理未來基金
【話你知】
鑑於本港不可能永久錄得財政盈餘,為了居安思危,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今年2月底,公佈財政預算案時,宣佈將設立未來基金(Future Fund),藉長線投資賺取較高回報。
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建議,政府把土地基金逾2,000億元結餘,撥作首筆資金,交由金管局管理,約一半款項將投放私募股權,及房地產等風險較高的長期增長組合內。以後每年,則再把約四分一至三分一的財政盈餘注入未來基金,基金受現行外滙基金投資管理制度規範,並由外滙基金諮詢委員會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