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籽:出閘搜新】
3D打印可謂令人又愛又恨,恨其3D繪圖技術難以掌握,愛其創作上的無限可能。如今,打印物料又有突破,玩齊橡膠、木材質及光敏樹脂,想做雕塑大師、自製經典Jordan波鞋,nothing is impossible!肥通簡單造了兩塊球拍及乒乓波,硬淨程度與實物無異,3D打印的可塑性又再踏前一步!
木材質及橡膠物料早在外國網站出現,現由一間以RepRap Open Source作藍本、重新研發的港產3D打印機公司Movehand.com引入香港。他們以打印大型產品而聞名,穩定性不俗,行政總裁Ken Lun說:「一般的民用3D打印機,輸出尺寸只在12×12×12cm,以我們的WISE Maker 600($58,500)為例,最大可輸出50×50×60cm,曾製作凳子等小家具!外國都有尺寸相近的3D打印機,不過多為工業用途,價錢更達$100萬。」
自家開發方便調整
「自家研發3D打印機,可確保其穩定性及操控性。市面上幾千元一部的民用機,多採用open source打印方案,雖然成本較低,但效果參差,若要調校至最佳狀態,動輒要花十天半月。至於WISE Maker系列,主要在機身結構、上料送料系統及熱床(打印台的保溫系統,以熱風烘着成品,讓其平均散熱,防止因溫差而變形)方面着手,穩定性屬工業級。若要使用最新的木材質及橡膠物料,便要重新調整打印機,亦是自家開發打印機的好處。」
查詢: http://movehand.com
橡膠:乒乓波似壁球
「橡膠」材質其實是由傳統的PLA膠料製成,但內裏摻雜了一些軟化物料,所以效果像橡膠一樣。就以3D打印的乒乓波為例,質感更似壁球。
木材質:手感像竹製品
物料剛從美國研發進口,以最常見的PLA混合少量竹粉而成,「竹粉過熱容易燒焦,但常見的ABS及PLA物料,打印溫度為245℃及195℃,木材質介乎兩者之間,約220℃。」它的出現,能讓雕塑等手工藝品從此進入打印時代,「以前的木製品只能依靠人手製作,不如塑膠般可用倒模方法。」肥通把玩以木材質打印的成品,質感與竹製品無異,硬度則帶點PLA的硬膠感覺,如果配合大型的3D打印方案,應能輕易造出小木凳。家具會否全面革新、甚至取代蔗渣板?實在令人期待。
光敏樹脂:印出精細首飾
記得個多月前,一度瘋傳的3D打印巴黎鐵塔嗎?原來是以液態的光敏樹脂製成,香港亦已掌握這技術,「光敏樹脂可透過光的照射而固化,而液態材質的好處是逐層成形,成品更加仔細(每層間距約0.025mm),現在很多珠寶設計的初版模具,均以光敏樹脂打印。」雖然成品十分仔細,甚至印出figure頭像,但因過於脆弱、欠缺韌性,故此打印精巧物件居多。
記者:朱崇德
攝影:徐振國
編輯:陳國棟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