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派政改表決時的WhatsApp對話紀錄外洩,曾鈺成似乎成了最大輸家。做了七年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一直以來以不偏不倚的公正形象示人;這次對話紀錄一曝光,輿論譁然於曾「兼做球證和球員」的事情——端坐於主席位主持會議的立法會主席,竟然在同時間和建制派私下聯絡部署。
其實,作為民建聯的創黨主席和老黨員,曾鈺成參與建制派聊天群組並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此次公眾譁然,大半原因是幻想破滅——西環治港多年,香港的立法、行政體系的獨立性早已存疑,但是民眾仍然寄望於自己投票選出的立法會議員們,能夠盡量踐行代議制民主,而立法會主席能否公允行事則是程序正義的最後防線。WhatsApp對話實錄一經傳媒報道,民眾終於知道,立法會程序正義這最後的防線,不過是一道若有似無的虛線罷了。
有些政治常識的讀者都知道,立法會主席在議事過程中公正、持平,其實不過是一種形式上的要求,因為立法會主席本身就是某黨派成員,在行事過程中難免會有黨派利益的考慮在其中,所以並不能要求立法會主席立場中立,最多要求其保持程序公允而已。若要要求立法會主席對自身黨員或者反對黨派成員完全不偏不倚,其實是一件近乎悖論的事情。
因為明白這種矛盾存在的必要,在美國國會運作中,參議院議長由副總統擔任,但並無議員資格;眾議院議長由議員選舉產生,一般為多數黨的領導人。除非是為了在表決平手時打破僵局,一般情況下議長不投票。議長擁有議事主席權,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控制發言秩序——不經主席認可,議員不得發言或者提議;而且主席可裁定「程序問題」,但決議可訴諸全院議員表決。事實上,當政府與國會由不同政黨掌握,眾議院議長成為事實上的反對黨領袖,又由於眾議院議長是掌握着眾議院實權的政黨領袖,眾議院亦起着監督政府的功能。2013年10月上旬美國政府停擺,就是因為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與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在奧巴馬醫改(全民醫保)法案上存在嚴重分歧,無法通過2014年度的預算撥款,導致美國聯邦政府大部份機構持續關門達半個月之久。雖然政府優先關閉受歡迎的機構和服務(如國家公園和圖書館),是有意增大政府停擺對民眾的心理影響,從而給眾議院施加壓力,但議會功能為政黨利益所用,從來是不爭的事實。
建制內部矛盾重重
了解這些事實就會知道,要求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中立,其實是高得近乎幻想的期待。議會從來是利益盤結的地方,曾主席的錯誤在於違反程序正義,而非立場問題。WhatsApp對話曝光,是將建制派幕後的盤算公諸於幕前,雖然未有太過份的對話內容,但是證實了港人心中深層次的恐懼——全港關注的立法會表決會議,不過是場為了向中央交代的表演而已。香港的政改進程擾攘經年,6月18日終於到了表決的關鍵時刻,公眾關注都聚焦於溫和泛民會否轉軚這一點上,建制派竟然演出這樣一齣荒誕到極點的「等埋發叔」國際玩笑。以往大家只看到泛民內部撕裂嚴重,這齣戲證實了建制派的內部亦是矛盾重重。在西環治港的情況下,香港各黨派需要面對或交代的老闆只有一個——政改方案能否通過立法會表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各位議員要向中央表演「我已盡責」,日後追究時能夠不受牽連。這種考量心態之下,各黨派哪裏來的鐵板一塊!曾鈺成在WhatsApp群組的最後一句「玩乜?!」,就是建制派聯盟失敗的總結。
現在曾鈺成失信於泛民,是否夠格繼續做立法會主席亦被公眾詬病;而建制派忙於捕捉內鬼,藉各種場合表示痛心疾首向中央表忠心;不知道泛民能否藉這次機會,爭取其他黨派支持和聯盟,踐行劉慧卿「否決政改方案後繼續爭取真普選」的承諾。
陸昕慈
傳媒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