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依賴科技已成為趨勢,地鐵車廂中的低頭族、社交網絡的網上營銷及購物、網上銀行及投資,甚至安坐家中透過互聯網連接各類家居裝置,反映科技早已融入生活各個環節。百達資產管理預期到2020年,連接互聯網的裝置數量將突破300億件。物聯網(IoT)發展迅速,網絡世界不再停留於10多年前的虛擬世界,而是一股擁有實體經濟效益的大趨勢,其中,在數碼通訊、保安設備、健康護理等方面,料可衍生龐大的投資機遇。
隨着社會不斷發展,人口迅速增長及都市化,估計至2050年,全球66%的人口將居住於城市,為了打造一個具競爭力及生活安全的城市,各國政府致力建設「智能城市」,將智能科技發展融入城市建設中,以改善市民生活。
大型電子屏 方便駕駛者
以新加坡為例,當地政府早於2008年已經在市中心裝置大型電子顯示屏,列出停車場位置及實時可供泊位數目,有關的實時泊車數據資料亦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查閱,以方便駕車人士預先安排行程及決定泊車地點。新加坡的巴士公司亦推出名為IRIS(Intelligence Route Information System)的巴士實時資訊資料庫,市民可以透過網頁、手機應用程式及主要地標巴士站的電子屏幕,查閱實時的公共巴士資訊,讓乘客知道所等待的巴士還有多少分鐘才到達身處的巴士站,以便更加有效安排行程。
如要確保大規模的智能城市運作如常,保安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有機構預測,未來10年,建設智能城市的投資可能需要高達3.3萬億美元,當中14%更是用於與保安相關的投資上,如各項公共交通工具、機場、發電廠、醫療系統的安全。現今的智能保安及監測系統,透過其有線或無線網絡,配以紅外線探測器、玻璃破碎震盪探測器、門窗感應器及警鐘等均可直達保安中心,作24小時全天候監察。我們從一個「智能城市」的規劃中,可發現由物聯網引伸而來的數碼通訊及保安投資,俯拾皆是。
另一方面,生活繁重的現代人對健康越來越重視,隨着佩戴式智能裝置流行,不少人透過步計、熱量消耗等個人健康管理手機應用程式,了解自己身體的健康需要。隨着人口老化,公共醫療系統的負擔日益沉重,遙距復康系統(Tele-health rehabilitation system)亦順應而生。病人只需透過有關的平板電腦應用程式,配合佩戴式醫療感應器,便可在家中進行康復訓練,減少進出醫院複診的次數和省卻排隊輪候的時間。醫院的物理治療師亦可透過有關系統,監察病人的康復進度。對於長時間依賴醫療資源的重症患者及復健中的傷患來說,在出院後,除定期回院複診、檢查之外,平時使用穿戴式裝置亦可達至遠端監控,甚至遠距醫療。
因應創新科技已廣泛應用於生活各層面上,百達資產管理看好這股科技大趨勢所引發的多項投資領域,如上述的數碼通訊、保安設備、健康護理等,建議投資者考慮快人一步汲足此等市場,好讓其投資能緊貼未來趨勢同步發展。
百達資產管理
百達基金 http://www.pictetfunds.hk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的表現並非將來業績的指標。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細閱發行章程。本文件所呈示的資料及數據僅供備知,並不構成對某投資者的個人情況屬適合或適當之陳述。
此文件並未為香港證監會所審閱。此文件之發行人:百達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