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方集:做一個莊重的反對派 - 張宗永

圓方集:
做一個莊重的反對派 - 張宗永

政改方案一如所料不獲通過(雖然建制派甩轆,方案最終以出人意表的大多數被否決)。大家都在問:往下去的路怎樣走?
許文輝先生是前新加坡電訊、新加坡航空公司和星展銀行的董事長。我在國內牽頭創立了一間P2P投資網站,他也是股東之一,在早些時候,他造訪香港,並且代表新加坡政府向居港的新加坡僑胞分析一下新加坡的經濟情況。閒談中他告訴我,在中短期而言,新加坡經濟會遇到很多挑戰。

香港品牌 內地站得住腳

那天乘的士,在車廂裏正播着訪問紀惠集團主席湯文亮先生的廣播評論。湯先生比較新港兩地的經濟時曾經提到,新加坡為了扶助經濟,把最厲害的兩度板斧都用上了,一是銷售稅,二是開設賭場。香港仍沒有用上這兩道「猛藥」,但經濟並不比新加坡差。
開賭場一事,記得香港回歸祖國的初期曾有人提出過,澳門也曾磨拳擦掌的要發展金融業,但很快中央便給了很清楚的指示——賭業是屬於澳門的,金融是屬於香港的。至於銷售稅,香港是全世界少數發達地區沒有銷售稅的國際城市。多年來,很多聲音都要求政府擴闊稅基,開徵銷售稅,但現在特區政府水頭充足,若在此時開徵銷售稅,不讓人罵昏才怪呢!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一個經濟體都有自己的問題及隱憂,我固不希望香港人抱殘守缺淪為溫水煮蛙,單靠北水帶來提振、亢奮而不思進取,然而,我亦覺得我們應該學會惜福,這個地方真的不賴。
我去過國內很多城市做生意,而市中心總有一座叫類似「中環中心」或「IFC」、以香港著名辦公樓為名的地標,而路邊總有港式茶餐廳,香港的文化及品牌在國內同胞心中的地位,至少目前仍是立得住的。
我在港的辦公室在花園道,鄰近纜車站,很多時我出入大廈都會碰上大陸遊客問路,我都會客氣用那濃厚廣東腔的普通話(曾被客戶謔稱是「衍生」的普通話)給他們帶路,末了他們向我道謝之餘,很多都會說一句「香港人真文明」。的確香港人在不少大陸人心中仍是一個很好的品牌。我們應該珍惜。

激進給人看 勇氣由內心

但是,惜福不代表要做建制派。今天,為真理為尊嚴而加入反對派,不難理解。從大者看,我們對推動中國政治改革是有責任的,有制衡的共產黨總比沒有的好。小者,我們要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爭取基本法給予我們的權利,但做個有良知的反對派,也不用整天吵吵鬧鬧。
今年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塞爾瑪長征(Selma March)的五十周年,1965年2月黑人民權運動領導者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為了爭取投票權,帶領群眾從美國亞拉巴馬州的塞爾瑪市步行至州首府蒙哥馬利(Montgomery),當時亞拉巴馬州州長華萊士(Wallace)曾經出動州警阻止遊行人士前進,但民權分子因為堅持和平抗命,贏得大部份美國人的支持。
總統詹森(Andrew Johnson)決定站在民眾的一邊,派出聯邦軍隊保護遊行人士,這一條從塞爾瑪市到蒙哥馬利的遊行路線如今被稱為「投票權之路」,是美國國家歷史遺迹之一。我印象很深的一張新聞圖片是衣履整齊的反對派站着不動,和手執武器凶神惡煞衝上來的州警對峙,很有種大義𧤤然的氣概。 
反對派有很多種做法,不用每一個場合都講粗口和掟蕉,也不一定要討好那最激進的5%選民,關鍵是有沒有做出真正的成績,抑或是將喊口號成了慣性功課。激進是做給人看的,但勇氣卻是發自內心。然而,我覺得做反對派也可以做得很寬容體面,不一定是硬崩崩爛撻撻的樣子。

張宗永
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
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