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洪水橋新發展區進入最後階段諮詢,規劃署署長凌嘉勤認為,為騰出更多土地,該區未來應大力發展高增值物流業,又首次披露擬在地契加入條款限制業主只可興建多層物流中心,參考葵涌碼頭物流大廈設計,將露天倉轉營為經營紅酒和機械零件等高價物流中心,業界擔心租金急升難以生存,變相扼殺其行業。
發展局早前公佈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大綱,擬在西北部劃作物流、企業和科技區,作多層式發展,現時區內倉庫、貨櫃場和回收場多以露天倉形式經營,凌嘉勤與《蘋果》茶敍時指,期望未來物流業可逐步轉型。
業界憂租金急升
他指在露天經營的倉庫難以儲存貴價零件、紅酒和名牌,難購買保險和設消防裝置,多層大廈則可彌補此缺點,適合經營直升機零件維修等高增值行業,「好似葵涌貨櫃碼頭現代物流大廈,車輛跟住斜道直上倉庫,好似平地咁方便」。當局擬在地契加入條款,限制業主只可興建多層物流大廈,有別於以往只會限定用途的做法。凌嘉勤承認若由私人發展商興建物流大廈,租金將上升。
新發展區亦提供約200萬平方米商業樓面,凌嘉勤認為除了可供物流公司作辦公室外,亦可吸引有意進駐內地或擴展本港業務的中港企業進駐,更考慮遷入政府設施。
新界露天倉經營者協會主席鄧坤盛認為巨型機械物流公司難遷入大廈,「啲吊機成幾十噸重,點上樓?」他擔心日後租金大升,「如果租10萬平方呎,月租由100萬加到幾百萬,點生存?即係叫我哋去死」。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