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遊行】七個故事 一個訴求(上)

【七一遊行】
七個故事 一個訴求(上)

有人滿肚子怨氣,卻選擇啞忍不願發聲;有人為爭取訴求,敢於鏡頭前大數政府的不是。面對左耳入右耳出的政府,港人有冤無路訴,周三「七‧一大遊行」正是上街表達訴求的好機會。
記者:趙永傑 攝影:王俊龍

區先生自言農夫會自力更生,不用依賴政府。

區先生的訴求:「我要真農業政策。」

味芳老闆鍾偉豐甚有人情味,每日會派發待用餐券給長者。

鍾偉豐的訴求:「我要增加就業機會。」

七個代表不同界別的港人,七個在背後鬱結的故事,每人心中各有訴求。來自馬屎埔的馬寶寶社區農場的農夫區先生,一度被地產商及政府逼遷,他與女兒決抗爭到底。「希望做到城鄉共生,保護香港嘅農田,地產商同政府唔好再蝦農夫!」談到訴求,區先生認為農夫會自力更生:「政府唔好搞我哋已經好好咯!我哋只係想要一個真真正正嘅農業政策。」區先生怕的不是在農田日曬雨淋,而是怕政府的逼遷與租地問題。

患神經纖維瘤的Sandra,經常要進出醫院。

Sandra的訴求:「我要減少輪症時間。」

派發待用餐券給基層人士,卻換來被投訴阻街的下場,味芳粉麵茶餐廳老闆鍾偉豐,一心想社會變得和諧,少點怨氣,還有是幫助老人家與基層人士。「希望梁振英聽多啲市民意見,好似七一遊行咁,每年都會遊行,但遊行完之後第二日瞓醒,動作(政府)依舊。」鍾偉豐心中最熾熱的訴求並非為個人利益,而是關心社會就業問題。「大學畢業生都係搵萬零蚊,學識低嘅又點算?新移民又搵唔到工,個個排住去攞綜援,呢個係社會問題,我希望政府製造多啲就業職位出嚟。」

患有先天性神經線纖維瘤的Sandra,由於被纖維瘤壓着神經線,令半邊身體長期飽受麻痺疼痛感覺。Sandra只能與電動輪椅為伴,進出醫院已習以為常,她最想談的是政府醫療不足問題,尤其輪症時間太長。「輪候時間可唔可以唔好咁長?衰啲講句,我有cancer(癌症)嘅話,排六年先排到我,我都死咗啦!」

每次看醫生覆診,Sandra由樂富出發,過海到薄扶林瑪麗醫院,車程轉轉接接,對傷健人士來說難度更大。要面對輪候時間的同時,Sandra又要面對高昂的藥費。「普通止痛藥對我已經冇效,如果要買好啲嘅藥要自己畀錢買,可能要千零蚊一粒。一份綜援只得二、三千蚊,即係買三日藥我已經冇錢食飯。」Sandra希望政府可以考慮將不同種類的藥物,放入藥物名冊之內,好讓更多病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