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炎炎夏日,昨氣溫高達34℃,天文台自周六早上7時45分發出酷熱天氣警告後一直沒有除下,不過,不少行山人士趁假日登高,以致累計最少5宗行山不適、懷疑中暑個案。專家提醒市民避免高溫行山,更不應獨自成行,以免意外發生。
昨晨8時許,一名52歲姓蘇女子與60歲姓羅男子,由港鐵沙田圍站出發行山,經獅子山郊野公園前往黃大仙,中午12時,蘇上斜時突感頭暈須送院治理。另外,一名姓鄭女子昨參與150人行山團,中午12時許行至將軍澳釣魚翁山頂,因天熱加上空腹頭暈不適,同行友人報警,飛行服務隊奉召到場,將她救起送往東區醫院治理。
昨晨10時許,一名54歲姓吳女子,與女兒及數名友人由荃灣出發,經圓墩郊遊徑前往元朗大棠,至12時許感到頭暈,消防趕至,吳稱已無恙,毋須送院。及至下午3時許,一名男子由八鄉沙埔村出發往林村郊野公園行山,但至雞公嶺附近時疑迷路加上缺水,於是報警求助,消防員上山尋獲男子後,召直升機將他救起送院。另外一名外籍漢昨早與兩名友人行山,由西貢前往赤徑,其間感到不適送院。
此外,昨午近1時許,一名29歲姓莊男子與友人在西貢大浪西灣附近石澗玩水,其間他從逾6米高崖邊一躍而下,跳入水中,後來發現撞傷鼻流血,友人於是報警,直升機到現場將他送往東區醫院治理。
少運動者易中暑
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品立醫生稱,不建議無訓練人士在烈日下行山,並提醒行山人士如感不適,應到樹蔭下休息、飲水或向身體潑水散熱,同行者應撥扇降溫。黃續稱,在高溫下運動,身體要散熱,能量消耗較大,令心臟及腎臟負荷較重。平日較少運動者容易中暑,無法散熱,身體機能崩潰,腦部、腎臟、心臟、肝臟或會衰竭,可能在數小時內猝死。
攀山專家鍾建民表示,高溫及濕度高的天氣容易中暑或熱衰竭,建議行山人士選擇密林或石澗路線,以自己體能量力而為,並再三叮囑市民千萬不可獨自行山,以防意外發生時無人支援。
■記者徐雲庭、翁鈺輝
防中暑貼士
1
穿淺色及快乾物料衣服
2
戴帽及搽防曬產品
3
帶備最少2公升飲用水,最好有糖份、少甜
4
帶備毛巾,可濕水抹身降溫
5
選擇密林或石澗行山,因溫度較低
6
避免中午11點至3點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