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靚籽:美妝解密】
艷陽下玩水消暑,隨時曬到變燒豬,皮膚曬傷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購買蘆薈凝膠,紓緩曬傷症狀。但不少絲打擔心,蘆薈產品含有酒精,反而刺激皮膚,傾向選用「含100%蘆薈成份」的產品。瓶蓋上的蘆薈成份,比例越高是否越好?
若含酒精 要避免
曬傷有很多不同症狀,如紅腫、熱痛和脫皮,嚴重的人會起水泡。不同人曬後有不同反應,是基於黑色素細胞製造黑色素功能的差別。皮膚底層有「黑色素細胞」,具有合成黑色素的作用。白人與黑人膚色不同,不是因為黑人多點黑色素細胞,是因為其黑色素細胞所製造出來的黑色素的數量和性質不同。膚色較深的人,一般其黑色素細胞較能有效地將紫外線轉化成熱能,減少對細胞傷害。皮膚白的人,皮膚黑色素細胞吸收紫外線後,DNA較易受傷害。
曬傷後要避免再曬,讓皮膚休息,盡量冷卻皮膚,減低發炎症狀,可用冰袋敷在皮膚上,有助降溫和止癢。很多曬後產品添加蘆薈成份,主要希望皮膚涼爽一點。雖然人們覺得蘆薈很天然,但製成產品時,或會添加酒精或其他刺激成份,要小心使用,避免引起敏感。曬後也應避免試用新的護膚品和敷面膜,減低刺激皮膚的機會。
提防100%蘆薈語言偽術
蘆薈產品寫上含100%蘆薈,有兩個可能性,一是將蘆薈磨粉或榨汁,或者以溶劑作萃取,再抽走全部溶劑,只餘下蘆薈成份。由於蘆薈汁通常較稀,沒有質感,使用不太方便,比較少產品只用單一蘆薈成份。另一可能性是產品添加了100%蘆薈萃取物作為其中一部份。一般的凝膠產品,會添加水份和增稠劑,以方便使用。有些還會加入酒精作溶劑,令成份均勻和穩定,以及加強滲透效果。但酒精對部份使用者或有致敏或脫水,配方可添加甘油等保濕成份作平衡。但曬後的皮膚變得脆弱,應避免使用高濃度酒精等刺激配方。購買之前,宜詳細閱讀成份表作選擇。
記者試用 求褪墾丁烙印
記者Oliver剛去墾丁旅遊,遇上慘痛經歷。塗了SPF 50防曬用品後在海邊玩水,沒有補搽,也沒留意防曬並不防水,數小時後曬到皮膚通紅,之後數星期一直脫皮,周邊皮膚變黑,很癢很辛苦。回到香港後,試用了四款蘆薈凝膠,搽在甩皮位,感覺能紓緩曬後不適,也沒有刺激或不舒服,但四款產品的實際效用,不覺得有很大差別,反而味道和質感可決高下。
膠味濃難乾:SNP Aloe Vera 97% Soothing Gel
賣點:含97%加州有機蘆薈,迅速保濕紓緩,金銀花成份可消炎降紅,冰涼感覺有助降溫。
用後感:
味道膠膠地,質地較難乾,搽了後一分鐘後才乾。
黏黏哋吸收快:Dewytree 98% Green Power Aloe Soothing Gel
賣點:不含對羥基苯甲酸酯、矽、二苯基甲酮、三乙醇胺、硫酸鹽、礦物油、合成染料此七種或對皮膚有害的爭議成份。
用後感:
香味較濃,但不算刺激,質感略黏,吸收速度快。
珠珠添冰涼感:Jeju Green Aloe Vera 99% Soothing Gel
賣點:含99%蘆薈萃取,讓曬後肌膚降溫、改善泛紅及減少脫皮。藍綠色滋養粒子含維他命E,具抗氧化功效。
用後感:
香味清新,質地稀薄,似水劑,感覺冰涼,吸收速度較快。雖然含有藍綠色珠珠,但塗後沒有留下藍色殘餘物。
100%效果一樣:Roselia 100% Aloe Vera Soothing Gel
賣點:選用美國加州CCOF認證有機農蘆薈,不含礦物質油等具爭議性的配方。
用後感:
味道比較淡和自然,但感覺與其他試用產品差不多,多幾個百分點蘆薈成份,效果沒變。
記者:彭海燕
攝影:鄧鴻欣、林栢鈞
編輯:黃仲兒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