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沙士疫情反覆,進入暑期旺季,屬熱門之選的韓國團被迫全面叫停。專營韓國團的縱橫遊太子爺袁振寧卻早於政府公佈紅色旅遊警示前,率先取消韓國團兼退款,「既然擔心,不如停咗先」。接棒即遇日本3.11地震,轉搞韓國團又遇世紀疫潮,主修城市規劃的劍橋尖子,笑說人生只能見步行步。
記者:呂麗嬋
「自從轉做旅行社,最留意新聞,每日韓國有冇人死、有幾多新增個案,世衞去韓國有冇乜發現,分分鐘都要睇住」。他苦笑說,連同之前日本東北大地震、泰國紅衫軍、軍隊政變和韓國新沙士,每天看報,已成生活習慣。「希望9月復到團,早啲更好,做生意,點會唔志在?」新沙士席捲,香港人經歷過世紀疫潮,經驗豐富,韓國卻如白紙,隔離者自由出境、不公佈爆疫醫院名字,統統匪夷所思。
拍賣土產籌款送地震災區
「最初訊息好混亂,6月2日,個韓國人由香港過境去惠州,好恐慌,當時已通知前線同事,隨時叫停8至15號嘅團,點知當晚9點,已收到記者電話,索性公佈停團,之前計過數,退晒團費俾啲客,買番客人開心,當賣廣告都抵」。37歲的他好坦白。事實上,退團退錢,袁振寧從無手軟,勝在夠勇。2011年東北大地震,未夠一個月,他已獨闖災區仙台。
「地震前我正同東北7個縣政府洽談合作,準備月底喺香港開東北物產專門店,賣青森蘋果之類,原意係用特色食物帶動旅遊意欲,好多貨已經運抵香港,點知開幕前兩星期大地震」。籌備兩年的計劃,臨門滑鐵盧,他無怨天尤人,見招拆招將地震前購入的土產拍賣,籌得20多萬元善款,親自送到災區,「嗰時大仔先一歲幾,屋企人梗擔心」。袁不諱言,與很多香港人一樣,對日本有情意結。
「爸爸細佬都喺日本留學,以前細個爸爸去日本傾生意,我會跟埋去,未夠十歲,已去過幾十次」。日本人的紀律性和公德心,令他感動,「喺街度好多人排隊攞物資,但喺便利店,溫馨提示蒸餾水每人限買一支,真係無人搶購,呢樣嘢,只有日本人先做到」。袁家與日本的淵源,要追溯到半世紀前。
60年代,「大袁生」袁士強(袁振寧父親)是首批到日本留學的香港青年,1975年沖繩舉行世博,需大量繙譯及導遊,能操流利日語的袁士強,奉命做接待,其後獲賞識回流香港,開設首間專門代理日本機票的旅遊公司,「爸爸79年創立縱橫遊,與我同年出世,最初只做批發,不設門市,代理香港八成以上嘅日本機票,98年新機場落成,多機票供應,唔再係獨市生意,先做埋門市」。據說不少現時獨當一面人物都是出身自縱橫遊,原是導遊,其後自立門戶。
引進鐵道美食團開拓市場
有別新派兒子,袁士強作風低調,與前一哥曾蔭培是世交,所以前特首曾蔭權及不少政府高官,都是客仔。身為長子的袁振寧,說接棒只因父命難違,「03年回港,喺間交通顧問公司做嘢,港鐵、迪士尼同台灣高鐵,都係客人」,事業剛起步,父親卻叮囑回家幫手,「嗰時爸爸又未夠60歲,叫做有人教,唔使盲摸摸」。回流接棒,由單身貴族到成為兩子之父,他笑說自己的旅遊模式,也有大轉變。
「10年前,一年有3、40萬人去日本,大部份人參加旅行團,時至今日,90萬人去日本,七成自由行,好多人唔參加旅行團,因為覺得跟團辛苦,唔想咁早起身」。將心比己,他嘗試引入有自由行元素的旅行團,標榜「有幾日可以瞓晏啲」,又引進鐵道美食和祭典等特色團,開拓獨有市場,「競爭大,但個餅一樣做大咗,一年去5、6次旅行嘅人好多,惟有諗得刁鑽啲」。停辦韓國團不等於末日,拒絕坐以待斃的太子爺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