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氣炎熱,不少人要留在有空調的地方來避暑,當家裏的冷氣機開啟了以後,才發覺功能不足,原來沒有做好保養如清洗及檢查,有些則是用了很久,不能有效地製冷。
朋友近日面對此問題,他們夫婦徹夜難眠,原因是冷氣機太舊,而且原本的功能已不足,因為細小的冷氣機實在不足以製作足夠的冷空氣於房間中,而那房間的面積又較正常的為大。在「忍」了多天後,終於按耐不住,更換一部新的。
問題來了,現在正是炎夏,無論是清洗或是更換冷氣機,都要在炎熱的天氣下進行,不單在時間上難安排,因為師傅的排期也很密,而在30多度以上搬動冷氣,也肯定不是好的感受。
炎夏時間,電器店的選擇多了,價格及服務水平未必如淡季般,因此在夏季前如3月、4月期間便應找師傅來檢查冷氣,決定是清洗或更換,以避免在旺季時一窩蜂地購買或檢查。
又有朋友的屋苑採用分體機,要更換時便要搭棚,花上的時間及金錢也不少,帶來莫大的不便。奇怪的是,以今時今日的科技及設計,為甚麼在更換住宅的分體機時要搭棚?如果設計得宜,根本沒有需要。
事實上,不只是購買或檢查冷氣,可以的話,不用在旺季慶祝父親節、去旅遊,不單價格上升,選擇也少了,而且服務水平下降。購買冷氣機是資本性開支,宜多花點時間比較,因為用上的時間是數年,可以負擔的話,買一部功能好一點的,以減少維修的支出。
李兆波
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