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學校】小學唔補習 浪遊學習得唔得?

【逆流學校】
小學唔補習 浪遊學習得唔得?

小孩子要全人發展,就要日夜溫習中、英、數;放假去學游水、唱歌、朗誦、非洲鼓?屯門鄉師自然學校的老師,卻創造出一個自由、包容的環境,任由學生到處跑、玩住學,功課不多,卻要行山、露營、寫報告。一班最多十五人,師生都不叫真名,人人有個自然名。其中一位老師楓葉說,家長之所以送小孩來讀書,「係想個小朋友讀書開心,唔好淨係得壓力和害怕。」當人人都追求名校時,這是香港唯一一間標榜向自然學習的另類學校。
記者:鄧玉燕

經過六年洗禮的畢業生,又與其他人有何不同?十三歲的飛龍,過去幾乎成為傳統教育制度底下的「失敗者」。老師河流形容,當他在二年級轉校入來時,情緒控制有問題,爆發起來甚至會拿東西扔人,需要幾個老師合力捉住他,讓他冷靜。但如今的飛龍,由一個不時發脾氣的「軟皮蛇」,變到盡責、善良。畢業露營時,會主動幫其他同學紮營;老師要他撿柴、生火、運物資時,都不會抱怨辛苦;畢業專題更選擇到台東踩單車,浪遊四天,踩足二百公里,等於環繞香港島2.8個圈。

雖然學業依然不好,但飛龍說自己找回自信,「以前諗住自己瓣瓣都唔掂,依家覺得體育又好,個心沒有以前喺嗰間學校咁燥,成個人都輕鬆晒,唔會話遇到少少困難就放棄。」他以前的小學,一天有十五本功課,導致他晚睡、遲到、上堂沒有精神。那時他想輟學,去媽媽的美容院幫手,但如今他將入到一間擅長足球的中學,發展他的運動專長。

一般小朋友的志願是做醫生、律師,而飛龍的志願,卻是開一家單車舖,更得到老師支持,河流認為:「他知道自己鍾意做甚麼,我覺得很重要,人的生命就會有光彩。」但升中後,仍能堅持自己的選擇?下集我們將訪問自然學校第一屆的畢業生,看看她的中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