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籽】〈普賢佛院被趕 為寵物孤雛求家〉續話:牠們有家了!

【寵物籽】〈普賢佛院被趕 為寵物孤雛求家〉續話:牠們有家了!

上周五,即普賢佛院被政府收地後的第三天,寵物籽便在蘋果日報和果籽的網站上,一連兩日為佛院內的動物遺孤尋家。牠們包括4隻在收地當日便被帶到漁護署、限於6月23日前領回的唐狗,還有超過50條被鎖在佛院內、自封院後便乏人照顧的錦鯉和金魚。尋家報道刊登後,別說是牠們的主人Kitty,連我亦一直為這多條前路茫茫的生命緊張。由於報導內留了Kitty的聯絡方法,那數天她一直有跟我分享市民的反應。

6月23日,我們在大雨中踏入宋王臺政府狗房,將4隻狗逐一領出。

Whistler的新家有一個700呎的大花園,還有兩隻狗朋友。他的新主人隨即幫牠洗澡,還說今晚煮牛肉給牠吃。

Kitty說報導刊登後兩至三小時後,電話已停響個不停,她將來電者能夠接收的動物數目都仔細抄下。電話太多,她對未能回覆的讀者表示謝意。

李先生是Oscar的暫託爸爸,他本身已養了兩隻狗,都是曾被遺棄的生命。

電話接不完 限期前一晚確定暫託人家

報道刊登兩至三小時後,Kitty說幾乎每隔數分鐘便收到讀者的來電。最多市民對魚有興趣,並表明能領養的數目,然而民政事務處只批准住客入佛院一次,如何將超過五十條魚一天內救出,並送往有心人處,便成了一個困擾我們的問題。一如我所料,為狗找暫託是最難的,因此我縱然知道不少動物機構已暫停接收動物,還是向它們求助,希望靠人傳人的力量,讓奇迹發生。未料原來報道也早於動物機構負責人之間傳開,大家都正積極地為狗隻尋暫託人家。Kitty更告訴我,有讀者聯同朋友,在通訊應用程式內開了一個名「普賢佛院」的群組,並把她加入組內。大家都擔起軍師一角,向Kitty建議可以尋求幫助的動物機構。直至本周初,讀者的關心仍未停止,Kitty指有大量市民雖然無能為力,但仍不斷送上支持和關心。終於,我們在向漁護署領回狗的限期前一晚,確定三位暫託狗的主人,其中一戶能接收兩隻。
6月23日,我和Kitty,以及她的二哥和二嫂趕到政府狗房。已被困一星期的狗兒只是瘦了一點,略有掉毛情況,但甫見主人即嘴角向上、踏腳擺尾。二哥將狗搬上小貨車後,便向暫託人家進發。Kitty說今早到寵物用品店為四隻愛犬購糧,店主竟在讀畢報導後認得自己,於是送上大量狗零食和罐頭。四隻狗現已安居於新家內,三位暫託人都說了解Kitty一家人無家可歸的苦處,「我未擔心過要暫託至甚麼時候,只認為她既然選我作為暫託人,便要將狗隻照顧好。」負責暫託小黑狗Oscar的李先生對我說。

發仔(右)和阿和(中)是魚領養人。幸好得到他們的幫助,我們才能在民政事務處僅批准入佛院一次的情況下,將魚全部救出。期間,民政事務處職員(左)一直記錄被帶出佛院的魚的數目。

發仔和阿和帶齊工具,包括一個大魚盆和電動氧氣泵,以便將魚運回家。

幸好幾天前一直下雨,魚池內水才不致乾涸,魚依然健康。

隱瞞身份 手機拍攝救魚過程

幸運之神亦讓我們碰上發仔和阿和,兩人結緣於中學,而且一樣愛魚。發仔家住元朗,屋後花園設了個大魚池,養了20多條錦鯉。朋友阿和從事金魚買賣生意,店內有大量備用的魚盆、電動氧氣泵、魚網和手推車。兩人決定駕車到佛院將魚全部救出,部份自己養回,部份送予魚友。入院當日,警方和民政事務處派出共十人左右監察救魚情況,我隱瞞記者身份方能進佛院,並以手機拍攝救魚過程。大家都說幸好入院前數天一直細雨紛紛,魚兒才能保住健康。Kitty加入了發仔與阿和的撈魚行動,她按兩人的建議將魚池中的水逐小排出,五十多條魚最終於兩小時內被順利救出,直返新家。
一次政府的收地行動,佛院負責人自焚以保家園的哀歌,卻讓我們見證了人間尚有情,香港人互助的心依然未有受紛亂的社會影響。這是我當寵物籽記者以來,最深刻的一次訪問,我們在此祝願佛院住客們盡快回家、動物們幸福、健康。

了解更多關於普賢佛院: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retails/art/20150620/19191068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breaking/20150616/53859149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travel/art/20150502/19132405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802/18819435

記者:許政
攝影:劉永發、徐振國、許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