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手作仔是不少年輕人創業的第一步,而市集是他們的表演場地。有「80後」為讓更多人的手作能曝光,平租小攤檔予創作人,在荔枝角翻新工廈中,約80個攤位兩天租金只需千元以下,小攤檔提供餐飲、飾物、衣服及手袋等貨品,由原創手作到二手名牌手袋,價錢由「慳妹價」數十元至15,000元不等,適合不同購買力的「8、90後」消費者。
記者:彭美芳
Hitchhike X Clipper香港市集,昨今兩日於荔枝角一工廈內舉行,約80個小攤位,每個平均約60呎的小空間,展示個人手作甚至二手玩物。場外持續出現排隊入場的人龍,不少人身穿校服來行市集,場內接踵摩肩,首天共有3,000人進場。
藝人張致恆賣Tee
負責開發手機程式Clipper的80後老闆張浩澤及林世傑指,現時不少香港年輕人有一門手藝,但礙於實體店租貴,甚至網上宣傳費也高,故他們先租場,然後平租予小店,兩天租金優惠價約1,000元以下,期望平價讓年輕人能做自己喜歡的生意,支持本土創意。
藝人張致恆,昨日和女友首次到市集擺檔,他自家設計Tee、休閒褲及外套等,售價約300至600元。張致恆指出,設計標誌採用尖沙嘴鐘樓作背景,展現本土味,而市集擺檔經驗可令他改善營商之道。
同場也有本土藝術家創作,「木袋」老闆黃志光說選用的木材輕身,易打理保養,相信這種皮和木合體的產品能吸引潮人。本身在工廈賣名牌衫的Crystie,昨帶同名牌如Prada、Chanel及Gucci等皮具、耳環及衣物等售賣。她更引入流動信用卡付款,用app及細小的碌卡機,讓顧客在iPhone上簽卡。
市集中也有特色的手工門神啤酒,來自墨西哥的Laszlo和香港人太太Michele認為,樽身的門神圖案代表香港特色,古色古香之外,也加入朱古力、咖啡等味道。他們在2014年於觀塘自設啤酒廠房,兩夫婦一齊做啤酒,一個月只生產2,000至3,000支,他們用秘製配方,採用全天然物料。
中法混血兒Ella昨和男友逛市集,她指「市集好local,好有文化」。中四學生李同學和媽媽行市集,指平時到網店購物,昨日集齊多間網站,可以平價買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