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強積金管理局今年初建議引入強積金(MPF)供款入息上下限的自動調整機制,由每4年覆檢一次,縮短至每兩年自動調整一次。經過6星期公眾諮詢,當局「破天荒」收到超過3.5萬份意見書,當中99%壓倒性反對。積金局決定不引入有關建議,一切維持不變。
團體意見現分歧
積金局共收到35,075份意見書,13份來自相關界別團體,餘下是市民提交,當中34,994份是在諮詢期結束前兩日經積金局網上系統回應,佔意見書總數逾99%。當時網上曾瘋傳指強積金供款上限將每兩年向上調整,變相自動「被加供款」,市民紛紛響應呼籲提出反對,局方曾發新聞稿澄清也無補於事。
諮詢文件建議,強積金供款入息上下限由現時每4年檢討一次,縮短至每兩年自動覆檢,每次增幅不多於5,000元,並建議引入捨入機制,每次調整會把數額捨入至最接近的2,500元。有反對意見認為,自動調整機制失去靈活性,在調整供款上下限時應考慮社會經濟狀況等相關因素;也有意見指現行機制運作良好,社會有足夠空間作討論。
團體意見方面也現分歧。工會、專業團體及強積金業界均支持諮詢建議,認為能有效保障僱員權益,甚至建議每年作檢討。惟逾半數僱主組織反對,主要擔心供款上限會每2年自動上調5,000元。
積金局在考慮諮詢結果後,決定不向政府提交有關建議,並繼續沿用《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下的現行法定調整機制,每4年覆檢供款入息上下限水平。
現時僱員供款入息下限為每月7,100元,最高則為每月3萬元。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