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政改時代】
【本報訊】建制派WhatsApp短訊內容,除揭發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在政改表決日幕後指揮建制派外,亦暴露建制派對是否道歉有分歧,其中工聯會王國興極力反對向支持者道歉,稱只可用「極其遺憾」字眼;商界廖長江則意圖以法定人數不足,為甩轆事件翻盤。學者指,部份建制派處理危機時仍不願認錯,拒絕道歉,差至連《議事規則》也不熟悉,再次證明他們只是投票機器。
記者:姚國雄 陳雪玲
有傳媒披露的WhatsApp內容,揭示建制派當日離場缺席投票後,對是否道歉有爭拗。上周四下午約兩時半、即政改表決後兩小時,民建聯陳鑑林留言指感受到支持者不滿:「下面反應好大,對我們沒有投票支持非常不理解和不滿。我們需要認真面對。」經民聯梁美芬回應要「傾清楚條件line(口徑)」。
曾鈺成隨即在群組中提出,建制派要鄭重道歉:「請各位鄭重道歉,否則不能了結。」此言論一出,惹起王國興不滿,他認為解釋時可避重就輕,堅持不能用道歉二字:「必須講明為取多投一票、不是不投票、出此意外、最多表示遺憾。不要用道歉字眼、否則傳媒今後只會重複此二字、不會講其他。失誤已是事實、不要在自己的口擴大負面影響!」
但梁美芬不同意,認為要處理危機:「下面各界都要求盡快公開向支持者道歉。不然無法交待(代)。」王國興企硬,堅持不能道歉,稱不能一錯再錯:「再強調多一次,即使危機處理,也不需用道歉二字。因性質不合用此二字。再次強調,可用極其遺憾!便可以了!」
廖長江不熟悉《議事規則》
梁美芬此時反建議若不道歉,能否改為「請見諒」;旅遊界姚思榮則指「請見諒」誠意不足:「如何令他們(支持者)感到好些,道歉會比較合適。」
廖長江則在此時詢問投票表決時,《議事規則》和法律上有否規定議會人數若不足三分二,是否可以表決?試圖以不足法定人數來質疑投票結果的合法性。陳鑑林即回應指只要有足夠法定人數便可投票,而曾鈺成同意陳鑑林的說法,指政改投票的法定人數沒有比平時表決更高門檻。
由於建制派集體離場沒投票,廖長江提醒,以後建制派再提出有關票債票償時要盡量小心,不能產生反效果,意即票債票償口號或連自己都「話埋」。王國興和廖長江昨均未有回覆本報查詢。
學者:王國興躁狂質素差
有在席投票的保險界陳健波則在群組內道歉:「對不起,因為溝通不足,不太清楚離開之原因,我行得比較慢,聽到主席叫投票,便投了票。」工聯會麥美娟成為唯一安慰他的人,認為不關他事,請他不要自責。民建聯譚耀宗則在群組稱「出了事,很對不起」,建議召開記者會解釋。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指,此事可反映部份建制派知道離場不投票闖出禍,洞悉要以道歉解決危機,平息不滿,但部份人如王國興等仍不想示弱,用詞表現其一貫躁狂性格,形容王在眾多建制議員中質素最差。他又指出,廖長江在當日才來詢問法定人數的問題,「可見呢班建制派議員只係投票機器,做咗咁多年議員,連《議事規則》都唔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