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健籽】破解熱氣 惟有戒口

【科健籽】破解熱氣 惟有戒口

【科健籽:食養東西】
熱氣這件事,真麻煩。小朋友大朋友,哪個不喜歡吃炸雞炸薯條煎牛排?不過一句「好熱氣」,立即手停口停。到底熱氣是甚麼概念?熱氣這個概念是不是中西通用?熱氣又有甚麼後果?不要再問了,立即看看下邊的解答篇。
熱氣兩個字,其實非常形象化,因為名副其實,身體內感到一陣熱氣,呼出來的氣好像特別熱,整個人又燙又㷫,人都變得暴躁,一觸即發,為何如此?註冊中醫師楊明霞告訴你,這些都是熱氣的特徵。中醫講究陰陽平衡,陽就是身體內的能量,陰就是營養身體的部份,包括血、津液(即各臟腑組織內的體液)、淚腺的分泌。陰陽一定要平衡,當陰的部份減少,陽的那邊增加,就會出現虛火、燥的情況。當食了一些熱氣食物,例如炸雞,就會令身體偏向燥熱,陽的比例增加了,熱氣就產生。聽到這裏,記者心知不妙。怪不得經常爆瘡,小便又黃,和同事傾幾條題目又火滾,每個星期炸雞啤酒落肚,吃的時候爽,原來後患無窮。記者腦筋急轉彎,立即問如果炸雞轉煎雞炒雞,會不會好一點?醫師說,烹調方法會影響食材的屬性,炸煎炒,都會令食材變得燥熱,自然都會熱氣。
炸雞唔食得,惟有約三五知己打邊爐,白灼夠健康了吧?醫師立即說等等,以為她敬老,希望等埋發叔,打綑綁式邊爐。誰知她說,打邊爐同樣熱氣。事關打邊爐來說,一淥完塊牛肉,最多吹兩口氣就放進口,食材依然滾熱,同樣熱氣。平常在家煮白灼菜式,煮好後,要擺碟上枱,隔一段時間才吃,就沒有那麼熱氣。

註冊中醫師楊明霞

註冊營養師何智衡

虛火要多喝水 切勿飲廿四味

炸雞不可以吃,煎牛扒又禁止,邊爐又滾燙,難道餐餐食沙律?「其實飲幾杯廿四味,食幾盅龜苓膏就清熱喇。」話剛說出口,醫師再次阻止我。廿四味、龜苓膏這些寒涼之物,雖然可以撲滅身體的火,不過有時候那是虛火,意指身體中的水液太少,火又旺盛,你要做的是增加水液,而不是把火撲熄,不然的話會令陽氣虛弱,手腳冰凍,身體變得疲累。
中醫如此說,西醫呢?為了繼續食炸雞,記者一個轉身,就去問註冊營養師何智衡,「煎炸食物會帶出食物本身的水份,這時候食物會處於一個很重澱粉質的狀態,或很重油份的狀態。這時候把食物吃進肚,它會吸走身體的水份,令我們感到很口渴很乾,很熱氣。」他說。聽到這個答案之後,記者已經徹底絕望,奉勸各位為身體着想,要戒口,炸雞一個月食一次,平常日子就食白切雞算了。

散熱香花茶(適合熱底人士)

材料:胎菊3錢,蒲公英4錢,金銀花4錢
製法:將所有材料洗淨,先把蒲公英放入杯中茶隔內,注入500毫升熱開水,蓋上杯蓋,焗20分鐘。然後放入野菊花、金銀花,再焗5分鐘,待聞到花香後即可飲用。
功效:以上三藥均清熱解毒。金銀花涼散風熱;蒲公英有消腫之效;胎菊能清肝明目。

甘潤下火茶(適合寒底人士)

材料:蜜糖1湯匙,梨乾1片,百合3錢
製法:將梨乾剪碎,把所有材料洗淨,注入500毫升熱開水,蓋上杯蓋,焗30-4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蜜糖能補中潤燥、止痛解熱;梨乾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百合能養陰潤肺,清心安神。

記者:李 聰
攝影:鄧鴻欣
編輯:黃子卓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