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西環亂港 特首議長是配角 - 李平

蘋論:西環亂港 特首議長是配角 - 李平

親共議員WhatsApp群組短訊曝光,立法會主席曾鈺成驟成最拉仇恨的主角,吸引了泛民的炮火。特首梁振英無病呻吟般突然約晤公民黨,不外是想分散輿論對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西環點兵、邀宴親共議員的關注。但無論是過往梁振英當選特首後翌日登門謝票,還是今次政改方案被否決後親共議員當晚登門謝罪,西環治港都是不爭的事實,更是香港政局混亂的根源之一。而從昨日曾鈺成、梁振英的表現來看,他們也不過是西環亂港的配角,還是隨時可以被拋棄的棋子。
政改方案只獲得8票贊成,不只退場「等埋發叔」的33名親共議員惶惶不可終日,惟恐中共秋後算賬,張曉明、梁振英又豈能安寢,不擔心中央究責?親共議員群組短訊此時曝光,不惜自爆豬一般的隊友之短,有助張曉明、梁振英甩身之意,因為始終未有人提及西環或港府的指示,反證他們毋須向中央承擔指揮失當的責任。
反而,身為議長的曾鈺成犯下至少兩宗罪:一是違反政治中立原則,加入親共議員群組,並即時就會議策略與他們商量、決定;二是違反政治道德,對個別議員的稱呼無禮,更洩露泛民的抗議安排。但對北京來說,曾鈺成最大的罪過則在於沒有當好現場指揮的角色,未能操控會議程序,讓方案在贊成票佔優勢之下被否決。

中共只在意議會失控

對習慣獨裁獨斷的中共來說,不能接受的不是政改方案被否決,而是議會的程序竟然未能受到掌控,多數親共議員未能投下贊成票,釀成國際笑話。要承擔這一責任的只能是一直與議員有直接、密切聯絡的曾鈺成。可以說,親共議員群組短訊曝光,曾鈺成被當棄子是一舉三得:一是吸引泛民炮火,轉移輿論焦點;二是消除親共議員內部對曾鈺成墨守成規的不滿;三是讓張曉明、梁振英向北京卸責時有更好的藉口。
其實,政改方案是否通過原本對張曉明、梁振英來說並不重要,他們叫囂要泛民票債票償只是另有所圖。按照《基本法》第五十條規定,如果「立法會拒絕通過政府提出的財政預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經協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見,行政長官可解散立法會」。但張曉明、梁振英從未提及要按《基本法》規定解散立法會,何來票債票償?
照理說,香港政改方案被否決,最心急的應是特首,但事隔一星期,頻見張曉明召親共議員到西環密議,未見梁振英公開約見立法會議員或政商界大老,直到張曉明昨邀宴親共議員之際,他才急急向公民黨發出見面傾偈的邀請。為甚麼張曉明比梁振英還心急?因為按中共的原則,在政治問題上,書記的責任總比市長大。中共一旦究責,張曉明應負的責任比梁振英、曾鈺成嚴重。這也是西環治港、亂港的特徵之一。

京官治港致政改崩盤

2013年1月,張曉明履新中聯辦主任後首度公開亮相時宣稱,西環不治港,但西環要盡職,「要把中央賦予我們中聯辦的職責履行好」。中央賦予他甚麼職責?有目共睹的是,兩年半來中共對「一國兩制」越收越緊,在2017年特首選舉問題上更是越俎代庖擬定偽普選方案,張曉明履行的是京官治港的職責,而不是當好香港和中央、內地的橋樑,香港的行政、立法不時要聞其笛而起舞,只差司法系統還未被其收編。
在尚未完全喪失司法獨立、新聞自由的香港,中共的獨裁政治夢注定無法實現。政改一役,「2017一定要得」再度應驗「一定唔得」的魔咒,西環治港宣告崩盤,親共議員內訌,張曉明、梁振英諉過曾鈺成,最終誰將被中共問責而下台?中共如果再不恪守「一國兩制」的承諾,如果再不收回西環治港的成見,如果再不相信港人治港的誠意和能力,香港的亂局才真的會最終影響中國的利益。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