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騙徒手法層出不窮,但誘騙元素總少不了甜言蜜語加潛在巨利。警方曾處理一宗個案,任職公司管理層的中年單身女子Kate(化名),在網上結識自稱在東南亞工作的英國工程師John(化名),雙方每日透過電郵談戀愛,交往一個多月後,John聲稱接到一項大型工程,但要往東南亞一個偏遠地方工作,「做完這項工程就可退休返英國,屆時我們可計劃未來。」
訛稱送名貴禮物
未幾,John稱急需15萬元周轉,要求Kate匯款解困。Kate即答應,隨後John在一個多星期內先後聲稱機器損壞、發生工業意外等,合共向Kate借85萬元。
當Kate表示已無錢時,John聲稱會將365萬元以包裹速遞予Kate,抵銷100萬元借款。未幾Kate收到速遞公司電話,指包裹遭當地海關扣押,需繳交5萬多元罰款。Kate繳交後,John又稱,在準備來港探望Kate時,卻被當地海關搜獲一粒原送給Kate的名貴文物寶石,需繳交15萬元罰款,當Kate支付了這筆罰款後,再也無法聯絡John,Kate才如夢初醒,知道受騙後報警。
■記者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