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變身黑人民權鬥士(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奧巴馬變身黑人民權鬥士
(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當一個已成功連任的美國總統真不錯,繼續留在權力顛峯之餘又沒有再競選的壓力,只要不像克林頓那樣跟見習生鬼混,他大可以專心為自己留名留功業,還可以比以前任何時間暢所欲言,不用太擔心開罪選民或政治不正確影響選情。
奧巴馬連任後的表現就充份反映這個好處,他在外交上大力推動TPP(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以鞏固「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策略,在內政上也大展拳腳,在經濟政策及社會議題上直接反擊共和黨人。最近美國南卡羅萊納州(South Carolina)發生白人青年在教堂槍殺九名黑人的兇案,令種族歧視、衝突再次成為美國政治以至社會討論焦點。身為第一位黑人總統的奧巴馬自然不能迴避這個問題。他在慘劇發生幾天後接受訪問就談到慘劇,公開用上nigger(黑鬼)這個帶有侮辱性的禁忌字眼來點出黑人歷來所受的屈辱。奧巴馬的訪問一出街,nigger這個字一on air,引起了不少哄動,不管自由派、保守派都在解讀、評論他的話。較保守的指他用上這個侮辱性的字眼不恰當,容易煽起種族仇恨;自由派的則認為奧巴馬故意用上挑釁性的表達方式以提升美國人對種族歧視揮之不去的關注。
奧巴馬向來是個說話小心謹慎不會無的放矢的人,即使不用再爭取連任也不會亂說話,他選用nigger這個髒字絕不是一時口快,而是有意讓黑人受歧視的訊息更鮮明響亮。

黑人處境並未真正改變

作為首任黑人總統,不少人期待奧巴馬在推動種族融和、減少歧視方面做得更多。可他上任後反而不太願意涉足種族問題。教人印象較深刻的只有某次感性的說到自己年輕時在白人的車旁邊走過他們也會趕緊鎖上車門以防不測,藉此揭示黑人受歧視的積習如何濃重。從這番感性分享到用上provocative的髒字,奧巴馬顯然希望從過往的低調中走出來。
事實上從近兩年來不斷發生的警員虐待、隨意槍殺黑人市民案件及不少保守派政客大打種族牌針對黑人及少數族裔(加強限制他們的投票權)來看,奧巴馬登上權力顛峯非但沒有改善黑人的整體處境,非但沒有改變黑人社會經濟地位長期低落的困境,甚至引來反作用,令保守派政客更着力防止再出現另一位黑人總統,更着力壓制黑人的政治力量。對他們來說,個別黑人可以成為最高法院法官、參議員、CEO甚至總統,但黑人作為一個族群始終被視為社會最低層的人。他們從孩童開始就輸在起跑線,在充滿罪案、毒品、暴力、貧困無助的環境成長,走入歧路比走上正途容易得多,青雲路更是遙遠的夢想。在不少白人心目中,黑人代表的是遊手好閒、懶惰、暴力、罪犯、倚賴福利救濟……。有研究更指出,美國不能像歐洲那樣發展全面的福利、醫保體系是因為這些財富再分配政策對黑人有利,於是受白人政治力量抵制。
這樣的情況是因是果難說得很,但黑人處境沒改善,種族矛盾積重難返顯然是不爭的事實。奧巴馬要在歷史留名,要真正站在「巨人」林肯肩上繼承他的事業,解放「黑奴」,剩下的一年多任期可得要加把勁處理、緩解種族歧視及衝突,改善黑人在政治、社會、經濟上的處境。否則,他的歷史地位不過是第一位黑人總統,而林肯不過是他上位的踏腳石而已。

盧峯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