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和3月,有兩部電影先後在韓國上映。一部叫《又一個承諾》(Another Promise),講述的是一個草根小人物與一間商業帝國的抗爭故事。故事以真人真事改編,故事中的男主角黃相基是一位的士司機,他的女兒黃于宓2003年,中學畢業後進入三星的半導體工廠工作,她的第一份工作是每天負責把電腦晶片浸入化學原料中,第二份工作是在同一條生產線做「濕蝕刻」。
黃于宓18歲進入工廠,當時通過了體檢,兩年後卻患上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22歲去世。這種病發展非常快,在南韓,每10萬人之中只有3人死於白血病,而黃家並無家族病史。令黃相基覺得詫異的是,與他女兒在同一家工廠同一條生產線浸電腦晶片的另一個女孩,也因為突患同樣疾病離世。10萬人之中只有3人死於白血病,在一起工作的兩個女孩卻相繼患上此病去世,這不會是偶然的。
黃相基開始追查女兒患病的原因,當時他還不知道,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已被科學家證明是最顯著的接觸致癌物質導致的癌症。
窮追不捨的黃相基引起記者關注,又在記者介紹下認識了勞工維權人士李鐘蘭,李從20個維權組織中籌款,成立了一個名為Banolim的團體,負責調查半導體工作與癌症的關係。(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