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因國際環境複雜及美歐等發達工業國經濟不景,政客催谷的道德高地導致監管門檻不合情理地在飆升。政客發出的反恐、反洗黑錢、反貪、反販毒、反走資、反避稅、反逃稅等口號源源不絕。然而,眾多口號只是討好選民,實際上行不通的。
同時,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導致財富及外匯儲備積聚,對西方國家構成的威脅使中國成為被攻擊對象。香港作為一個自力更生,數十年來經濟高速發展,奉行自由貿易及因殖民地的租借背景產生的簡單地域性稅制(territorial concept)亦不能倖免。
在歐美國家的稅法及稅網越來越複雜的情況下,香港自然及被動地成為一個避稅天堂及財富管理中心,但近年在沒有做錯任何事的前提下,香港已成為受害者及被抹黑者。
本人認為歐美政客時不時發癲的原因,除掩飾自己管治無能外,亦有以下原因:
1)一眾領先工業國奉行的發債平衡公共開支的資本主義制度,經多年經濟逆境疲態百出,償還能力低,以新債冚舊債,有的甚至臨破產邊緣。多國政府亦頻頻在大選時被選民撤換。
2)執政黨地位不穩及頻頻換班導致不需受選舉洗禮的監管機構權力越坐越大,臃腫非常。
3)失業率高企及政府壓縮開支使社會及種族矛盾加深。
4)文化及政治背景複雜的多邊組織如歐盟已由崇高的歐洲共同市場(EEC)初衷理念變成超級大白象,不同政見及國籍的部長在任期內大玩把戲,製造混亂。
以上前因後果在多方面已殃及香港,覆蓋面包括編制複雜及讀者難明的國際會計準則及財務報表,核數師獨立性及核數公司交替切換的準則,銀行系統不論大小受到越來越苛刻的風險管理、合規管理、壓力測試及資本充足率,銀行系統及專業機構要遵守的反黑錢、反恐、反瞞稅及逃稅等要求。
以上原因使財經銀行業及專業執業者近年來感到營運壓力百上加斤,很多機構甚至因避免麻煩而把客戶趕走或把新客戶拒諸門外。客戶亦因新的合規要求而不勝其煩,營商及賺錢的集中力被分散於滿足合規上。
按例及涉及範疇太多,數不勝數,篇章問題今期從國際稅法方面舉兩案例:
1)FATCA─美國的外國賬戶稅務合規法
香港就FATCA條例已簽訂合作協議,就稅務及納稅人資料方面,香港的銀行系統已要求新舊客戶提供一些關於FATCA要求的資料,如:
.閣下是否美國居民?
.閣下是否美國公民?
.閣下是否持有美國永久居民身份證(綠卡)?
.閣下是否美國稅務居民?
本人作為某銀行一個信貸情況良好的長期客戶,今年在銀行進行信貸年檢時亦需提供以上資料。我問銀行經理,我這個非美籍港人,在港與一間非美籍銀行的業務關係,又關美國政府及其稅務局乜事?
如此下去,在彌補歐美大國的收支不平衡是否日後要多填一大堆就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日本及意大利等「領先經濟」國家的資料可使銀行將我的私隱提供給有關國家當局呢?有關國家的銀行客戶及納稅人會否對等地透過他們的銀行提供他們的個人資料給香港呢?
2)歐盟把香港列入避稅天堂黑名單
上星期歐盟再一次把香港列入30國家/地區的不合規/避稅天堂黑名單。據聞,香港已非第一次被列入這黑名單,上一次是經國家領導人向歐盟嚴正抗議後才把香港從黑名單中刪除。
歐盟編制名單的過程很誇張,他們叫會員國填一份問卷把避稅天堂的國家/地區列出來,被十個以上歐盟國家列出來的國家/地區便會進入黑名單,香港因有十個歐盟國家「關照」進入了黑名單。
然而,歐盟成員國亦可棄權,一個國家/地區都不點名,如英國、德國、荷蘭、愛爾蘭及盧森堡便一個名都沒有點。
請各位看看那些歐盟國家在「關照」香港及澳門(見表)。這些國家好像不是歐盟強國啊!而且前東歐新興國佔大多數!看來特區政府應會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處請上述把香港列入黑名單國家的駐港領事/榮譽領事見個面,飲杯咖啡了解原因。
嚴肅地說,在國際標準如此胡鬧及霸權主義在上升的情況下,特區政府及中央政府應毫不猶豫地考慮不停地出手及為堅持一國及兩制的自有原則出聲!
周光暉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