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不單愛回家,更愛回帶。
《大時代》之後,我們有《他來自江湖》。相信很快會重播《上海灘》。
或許創作人很不服氣,為何大家愛翻炒舊戲?
從正面角度,只能說經典大山太高難以逾越。
《狂野時速》就算主角身亡都不能煞車只能加速,《復仇者聯盟》預計也要來一個《復仇者前傳上集第一part》,《侏羅紀》由「公園」拍到「世界」下次可能要拍《侏羅紀荔園》。對,這個暑假我們還有荔園復刻版。如果一個20年前重度昏迷的病人突然醒來,看見這個社會,他一定覺得很熟悉,一切無變過,仲見到星爺達哥。
我們創作了一些經典,然後發覺難以超越,也不敢超越。
波鞋界一片復刻,所謂Retro,今時今日仲着Air Force 1、仲有Shaq的波鞋、點解仲有Ewing嘅?那應是上世紀的事情了。為什麼20年前的波鞋是代代創新,今天卻是隻隻復刻?如果當年AJ不停復刻,便不會發展出史上最強的AJ11。
復刻舊作最大好處是「安全」,就像樂壇吹起翻唱風,美其名是致敬,或說甚麼「一直恨唱偶像的歌」,但大家心知肚明,唱一首耳熟能詳的舊歌比plug一首由零開始的新歌,風險低好多。樂迷就算對歌手無興趣,也會對那首舊歌有興趣。
書壇也有這種向經典「致敬」的現象,那些經典主題翻炒又翻炒:無孔不入的講孔子、從金融角度講金庸……這些經典人物如果可以發聲,也會像網友所講,「你班仆×俾我唞吓得唔得啊?」
有人說TVB的劇集老套,其實是TVB看穿了市場喜歡「復刻」「懷舊」,你看無論劇集種類和播放形式都創新的港視正陷入停播危機,觀眾還是喜歡坐定定守候電視機前老老套套的被動接受那怕是重播的劇集。
罵CCTVB的鍵盤戰士原來未能撐起新媒體市場。
最近海關破獲了一批急凍了40年的殭屍肉,震驚社會。大驚小怪,你飲一枝82年的 Lafite,當然要配一碟同樣歷史悠久的70年雞肉才相襯啊。更何況,這批是復刻凍肉,潮流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