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經濟增長雖然較為疲弱,但亞洲區內的宏觀環境仍然穩健,經濟增長水平高,中產階層的消費能力增長尤其快速,加上改革思維主導的國家政策,將對中國等國家的經濟前景起舉足輕重的作用。
事實上,這些改革並不是甚麼大張旗鼓的超前計劃,而是在現有計劃上逐步發展,確保改革持續推行,最主要的目的是將經濟結構由原先的出口主導轉變為內需消費模式,令經濟增長前景更為穩固。
中國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比較疲弱,但我們認為這只是暫時性。去年底以來,中國已經多次放寬貨幣政策,包括幾次減息及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但其實兩者在現水平仍有更多下調空間。此外,較早前貨幣寬鬆的正面效果相信會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反映,利好企業盈利以至股票市場。
中國股市由去年以來已累積了龐大升幅,主要是因為滬港通機制的實施連接上海、香港兩地股市,令中國過剩的儲蓄找到出口。不過在股市大漲後,部份板塊的估值已達到較高水平,因此,對於專注基本面的投資者而言,短期內市況可能較難測,惟調整之後,股市的長遠投資價值將更顯著。
除前述的正面因素外,MSCI將把美國上市的預託證券納入其中國指數、中國龐大的流動性及其正面政策,均會為中國股市在今年帶來不俗的支持。而在部份板塊估值過高的同時,亦有板塊估值偏低,所以當中仍有投資機遇可以捕捉,惟現階段作投資卻需要更大的耐性及紀律性。
富達國際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