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小農DNA」烽煙四起的緊張時刻,本應繞道而行,相關題目碰都不要碰,以免被誤會坐在巴黎印印腳嘆世界窮極無聊,異想天開獻身當才子三文治中間的火腿芝士蛋。但是一場歡喜把張火丁九月紐約演出海報貼上微博,換來各種酸溜溜的冷嘲熱諷,心理實在平衡不過來呀,你就當我自從上星期天之後不曾點閱《蘋果》副刊,懵閉閉闖了進禁區吧。那張海報非常簡單,除了日期地點戲碼,便是票價和購票方式,真正灯迷一見《白蛇傳》《鎖麟囊》六個字,二話不說立即上網劃位或長途電話落單,照計沒什麼空隙讓路過的玻璃心乘虛而入,天真的我帶着分享心態廣傳訊息,絕對沒有挑釁民族仇恨不良動機。不料遙祝灯姐遠征成功留言之外,更多關於銀碼的討論,「賣得忒賤,買一場國內票足夠來回路費」、「這票價在國外不就三斤大米的價格嗎」此起彼落,順便質疑美國人懂不懂得欣賞京劇,完全是街市婆豬肉佬七嘴八舌爭議劏雞殺鴨斬叉燒格局。
喂大佬,使唔使咁啊?看戲是飽暖之餘的思淫慾,不看不會餓親的,經濟許可時間配合,能夠現場目睹心儀藝人表演只有感恩,將羨慕嫉妒恨轉化為對票價的輕蔑抨擊,太膚淺了吧?內地戲院與生活指數不成比例的收費,其實極度不正常,習慣了畸形社會現象而嘲笑外地較相宜的價格,都不知道應該憐惜他是夏蟲抑或同情他是井蛙。美元一百七十還嫌賤?文化中心中國戲曲節賣港幣二百八,我知慳識儉的朋友都雪雪聲哩。這群暴發戶口氣也太大了,可惜效果不是自高身價,而是,呃,暴露小農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