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安老宿位難滿足需求

增安老宿位難滿足需求

【本報訊】施政匯報稱,在2014/15至2017/18年度,增加約1,710個資助安老宿位,並在11個發展項目內預留地方興建新安老院舍,預計可新增約1,200個安老宿位。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批評,新建院舍項目「十劃未有一撇」,興建進度與實際新增需要脫節,「有排搞,根本只係一個期盼」。

「長者村」被逼遷

本港有超過3.1萬名長者輪候安老及護理院舍,平均輪候時間達36個月,供求嚴重失衡。審計署去年更曾發表報告,指有5,700名長者等不及入住院舍便離世。張超雄指,當局為發展新界東北,清拆古洞石仔嶺花園「長者村」,不少院舍也面對舊區重建被逼遷。資料顯示,截至去年3月,16間位於石仔嶺的私營安老院,共提供1,129個宿位,但將被逼遷。
梁振英在施政匯報指,前年本港貧窮人口為97萬,貧窮率14.5%,是5年新低。張超雄認為,貧窮率下降因推行了長者生活津貼,且仍有三成長者捱窮。他認為梁上場後重設扶貧委員會及設立貧窮線是好事,但沒具體方法解決貧窮問題,也欠缺承擔。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