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不達意 串錯字 欠缺常識牛津生答題「如酒吧吹水」

辭不達意 串錯字 欠缺常識
牛津生答題「如酒吧吹水」

英國牛津大學是英語世界最古老的大學,出過26位英國首相、至少30位各國領袖,牛津學生都是百裏挑一的精英。不過,有牛津學生竟然認為雨水和樹木會造成危險、亦有學生把文章寫得「嘰哩咕嚕」無法明白,考試答題水準低劣得有如在酒吧「吹水」一樣。

串錯字、辭不達意、欠缺常識──這些對牛津學生的尖刻批評,出自2010至2014年該校講師在批改考試卷後提交的報告。儘管大部份牛津生表現出色,部份的論文甚至足以刊登在學術期刊,但不少導師認為學生確實素質參差,當中少數人的表現令導師「深感沮喪」。

指降雨 樹木會造成危險

有批閱德文考卷的導師指出:「有些糟糕的文章完全不像通過德文科高考的水準,而是更像《布公仔》(Muppets)裏『瑞典廚師』的胡言亂語。」該導師強調試題不算難,但「學生表現令人沮喪」。
法律系一樣有非常嚇人的學生,連「基本常識」都欠缺。「考官一而再被告知,降雨是異常/非自然/危險的用地方式,樹木、淤泥和排水渠也一樣。而在牧場放牧養牛則是過牧(兼且不自然)的農田使用方式。」

古典系生串錯Mediterranean

另一份報告則指,古典學系多名學生竟然串錯「Mediterranean」(地中海的),儘管試卷上有這個字。一名心理學教授則感嘆「難以用文字表達自己的考生人數(多得)叫人不安」。
社會學系導師米爾斯形容,考卷寫了「太多有如在酒吧裏胡扯」的答案,有些考卷「像是一些完全沒聽過課的人走入考場寫下的」,他堅持自己是「實話實說」。「報告裏寫的是一群為數極少的學生,不多於十人。他們的表現着實很差。但另方面,這些年我確實教過極之優秀的班。」
學生都知道講師會在考試後提交報告,也清楚當中不乏嚴厲的評語,但攻讀德文的20歲女生艾麗斯金一笑置之:「講師們只是趁機會表現幽默感罷了。」大學發言人則強調,導師只是偶爾寫些「有趣」評語,「並不代表牛津大部份考官的意見,亦未反映牛津學生整體的學術能力」。
英國《每日電訊報》

蘋果20年 企硬我敢言
http://20.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