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周六是港交所(388)上市15周年,行政總裁李小加趁機撰文,指港交所未來要轉變角色,由以往只為內地公司提供國際資本,轉為幫內地資本找國際投資機會。
港交所主席周松崗昨日於周年慶祝酒會上宣佈,交易所宣言由以往「旨在成為中國客戶走向世界,以及國際客戶進入中國的首選全球交易所」,變成「連接世界與中國、重塑全球市場格局」。
李小加最新網誌以《十五歲再出發》為題,回顧過去中港首創H股機制,為內地改革開放提供資金,但時代變遷,內地由「渴求資本」變為「資本充裕」,其金融體系目標亦由儲蓄、吸引外資,轉為高效率、多元化及國際化地配置金融資源,中資財富出現「歷史性的大搬家」,投資地點由國內轉往海外之餘,資產選擇亦由低風險的保本存息及房地產,轉往股票、債券。
李小加認為,港交所未來必須轉變角色,幫國內資本「走出去」。人民幣在國際資產配置必定會慢慢加大,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否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MSCI是否將A股納入其全球指數系列,「已不是加入與否的問題」,只差在「多快、多大」。
盼建境外人幣生態圈
他冀香港建立境外人民幣生態圈,將「滬港通」模式「發揚光大」,很快會推出「深港通」,衍生產品、大宗商品、固定收益類產品等亦是未來努力方向,爭取把香港建設成為中國的離岸財富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