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復活不是夢!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科學家,由一隻被保存在琥珀中的蚊子取得恐龍的基因,並成功進行複製。但現實中,恐龍化石中的基因並不能如電影一樣,可保存這麼久,以致科學家一直未能透過此方法令恐龍重生。不過,最近有美國古生物學家研發出新基因技術,有望通過基因改造,讓6,600萬年前經已絕種的恐龍重現人間。
一般科學家都相信雞是由恐龍演化而來,因此雞是恐龍的近親,並帶有恐龍基因。美國古生物學家霍納(Jack Horner )就研發出「逆向基因工程」(reverse-engineering)技術,希望透過基因改造,讓雞退化成恐龍,從而創造出「雞恐龍」(Chickenosaurus)。但要讓雞變成恐龍,除了需要讓雞長出牙齒和尾巴外,亦要讓雞的喙消失。
聽起來好像是科幻電影的情節,不可能實現,但事實上,早於2006年已有生物學家用雞胚胎孕育出恐龍的牙齒。其後亦有遺傳學家成功令雞的喙消失。但要讓雞長出尾巴是現時最難達成的,亦是霍納目前研究的重點方向。
無論如何,「雞恐龍」只是基因改造品種,是恐龍和其他生物的混合體,這新技術終究都無法讓數千萬年前的史前恐龍重生。
國家地理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