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等埋發叔」鬧劇是畸形政制煉成的! - 盧峯

蘋論︰
「等埋發叔」鬧劇是畸形政制煉成的! - 盧峯

由一眾建制派議員「落力」演出的集體離場不投票荒誕劇固然「精采」,教人禁不住莞爾,深覺「豬一樣的隊友」果然比神一樣的對手難纏。誰知這班建制派議員闖了大禍,鬧了大笑話還沒有醒覺過來,還要不斷在市民臉前弄出一場又一場的爛戲。領頭離開議事堂的議員如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及經民聯議員林健鋒先後在咪前、鏡頭前飲泣落淚,希望博取同情。還有不同政團議員互相指控對罵,工聯會黃國健公開指民建聯不肯承擔責任,林健鋒則暗批自由黨不合作離場以至拖延政策功敗垂成。而自由黨各人包括田北俊則猛力回擊,表示其他建制派根本沒通知一聲,又指他們的做法是愚蠢。總之,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既無隊形,又沒有承擔,出了事則互相推卸責任。水平之低教人瞠目結舌之餘又為香港感到悲哀難過,因為坐在廟堂掌權當政的居然是這樣低水平、這樣缺乏基本政治能力及判斷力的人!

建制派連小學生還不如

先不說理念或原則問題,單看政治判斷力及能力。今次投票因為泛民主派堅持否決,議案已不可能通過,建制派議員最重要的任務是堅持投下贊成票,把他們佔多數的優勢發揮出來,好令政改方案顯得在多數票下落敗,從而把責任推在反對假普選的泛民主派議員身上。可是,一眾建制派議員連這樣的「簡單任務」也做不到,也不懂做,反而因為要「等埋發叔」而集體離場,放棄投票,他們政治能力、判斷力之低實在比小學生還不如。
此外,北京及特區政府花了大量人力物力炮製的政改方案落得只有8票支持的下場,既不能營造方案在議會內得到多數支持的假象,官方紀錄上更清楚列明方案是在28:8的大比數下被否決,令北京及特區政府異常尷尬。造成這樣的鬧劇結局一眾建制派議員不管是民建聯、經民聯,工聯會的頭頭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理應為此而問責。參照外國聯合政府的經驗,未能支持政府重要議案的聯合政府閣員都會引咎負責下台,離開內閣。現在,幾位沒有投票支持政府政改方案的行會成員包括葉劉淑儀、林健鋒及李慧琼不但老神在在的沒有辭職,反而盡力把問題輕輕帶過,說甚麼吸取教訓向前看之類。犯下如此重大政治錯誤而不肯負責,這些建制派議員的政治操守之低之不堪實在教人搖頭嘆息。
更可怕的是,在發現鑄成大錯以後,一眾建制派第一時間做的是向中聯辦官員解釋,有的打電話、有的親身到中聯辦,彷彿他們問責的對象是中聯辦領導而不是香港市民。這種輕市民重中聯辦的態度更令人覺得他們像是中聯辦的附庸而不是市民代表。

缺乏反省及質疑的能力

當然,建制派議員的集體「低智」行動反映的不僅是他們個人的問題或能力,更清楚展示香港政制的畸形及受操控。應該看到,很多建制派議員不管是透過傳統功能組別或直選出線都受到中聯辦的大力扶持操控,誰人有份誰人冇份都由「西環」說了算。既然從參選到當選都由中聯辦決定,如何投票或表態也得按指示辦,這些議員根本沒有或不需要有自己的判斷力,只需跟「大隊」行事就好。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像「綿羊」那樣跟着葉國謙等「領頭羊」離場不投票實在一點也不奇怪,因為他們連反省、質疑的能力也欠缺。
若果北京、特區政府及建制派真正有心檢討為何出現「等埋發叔」鬧劇,為何出現關鍵時刻集體離場不投票,他們只需要檢視一下畸形、扭曲的政治制度,選舉制度就能找到答案。畢竟在北京強控制下建制派只能是「綿羊」集中營,沒有獨立思考,沒有個人意志或想法,只能當傳聲筒及「投票機器」。一旦有甚麼突如其來的事,「投票機器」更會失靈,出現上周四的情況。要防止再出現類似的鬧劇貽笑國際,北京該做的是盡快改變畸形政制,放手讓香港全面普選。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