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20年】不計回報照顧嚴重智障囡 爸:唔好睇小佢

【基金20年】
不計回報照顧嚴重智障囡 爸:唔好睇小佢

【本報訊】貧窮,不是被剝奪學習的理由;殘障,不應被輕視學習的能力。「唔好睇小佢哋乜嘢都唔識,點都要畀佢哋學習。」年屆六旬,來自基層的林父,撫養嚴重弱智的長女林煒婷及智力正常的19歲妹妹,生活捉襟見肘。煒婷兩姊妹努力讀書,連續4年及3年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助學金資助,讓獨力養家的林爸爸減輕負擔。煒婷年前亦獲社福機構分配宿舍,起居得到完善照顧。

記者:張定明 攝影:周子惇

22歲的煒婷現時部份時間居住宿舍,家人堅持讓她住宿舍一星期,另一星期帶回家。「有人以為將仔女送去宿舍就唔使理,但要我長期見唔到個女,我就做唔到。」65歲的林父堅持每隔星期接她回家共聚。「始終係自己骨肉,見唔到個女幾日已經好掛住。」

煒婷與投身甜品行業的妹妹自小感情深厚。「一年前聽到姐姐獲宿舍分配,妹妹第一個喊咗出來,因為唔捨得家姐。」媽媽自小已向妹妹解釋姐姐病況,入住宿舍可以得到較好照顧,而妹妹亦很懂事,雖然家人較多時間照顧姐姐,她從沒半句怨言。媽媽指煒婷很體諒家人,「煒婷係好乖好聽話,對住佢係開心,唔覺得係負累。」更形容她如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她的世界也沒有傷心這回事,在家人記憶,她哭的次數,5隻手指數得了。

煒婷現時入住宿舍,林家生活轉趨穩定,已退休的林爸爸憶述從前生活艱難,苦不堪言。「一個女有病,一個女讀書,嗰時試過兩餐都成問題。」從事西餐廳侍應20年的林爸爸是一家經濟支柱,以前長時間工作,由妻子主力照顧兩女。「有能力都想自力更生,但生活開支真係好吃力,試過一家飯錢都成問題。」艱難歲月,林爸爸求助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基金幫過我哋一排,幫助我們度過難關。」林爸爸慶幸苦日子,總算捱過了。

縱使如此,林爸爸從沒怨天尤人。「你唔保護個女嘅話,佢自己唔可能保護自己,你帶佢嚟呢個世界,唔可以埋怨她,你有責任照顧佢。」林爸爸對煒婷愛護有加,雖然知道自己不可能陪伴女兒一世,但都想有生之年好好保護他,不讓愛女受到任何傷害。

學習理應是每個小朋友的權利,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不單會資助因財政問題,而難以負擔學費的兒童,6年前基金更捐款資助貴州山區惠水縣一對艱苦求學的小姊妹,又協助當區殘破不堪的甲壩小學加建全新教學樓,惠及貧困學童。

蘋果助學金自1997年成立以來,一直資助貧困之小學生、中學生及大專生之學習開支,減輕他們家庭負擔。18年來,基金總共向18,887名莘莘學子提供支援。

助學金專戶-截至31/03/2015
總撥款額:$55,712,528
受惠人數:18887人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 8688
傳真:2307 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 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專頁: http://goo.gl/eYKB89

蘋果基金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如捐款至指定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捐款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至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捐出1%盈利,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 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獻,有關善款將撥捐蘋果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

蘋果20年 企硬我敢言
http://20.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