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某地一個工廠食堂的老員工,因為當年給一個飢寒交迫的小伙子做了一碗熱麵吃,小伙子覺得這是自己吃過最好吃的一碗麵,念念不忘那味道,也念念不忘老員工的好處。後來小伙子生活環境好了,逢年過節就帶着老婆看望那老員工,去年工廠食堂宿舍要拆了,老員工住處無着落,他就把老員工接到自己家裏共住。
這事後來被報道出來,老員工跟記者說,開始他不想去人家那裏住,住了半年之後心才安下來,「我又沒錢,又沒房產,他們圖啥呀!」他說,想通了這一點之後,才知道小伙子對他好是真心的,所以才住得安心了。
這是一件小事,但從這種小事可以看到今日中國人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以利益衡量,連基本的信任都沒有。那小伙子感恩於一碗熱麵,長年累月對老頭報恩,這在舊中國傳統中容易理解,叫做「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但到了今天,行不通了。那老頭長期受着人家善待,卻原來一直帶着疑心,生怕人家對自己有所圖。要到「想通了」原來自己一無可圖之處才安下心來。如此心態,可見生活環境之惡劣。一個窮光蛋老頭子都如此,身上有些錢的人,更是日防夜防了。
這也造就了一個社會現象,在大陸,如果你說一個人好,馬上就會有人跳出來質疑:是不是真的好?為什麼會這麼好?還是另有目的?相反,你說一個人不好,人人點頭相信,毫不懷疑。於是人好也就不正常了,人壞才應該。於是好人好事也不好做了,不做沒人說你壞,做了別人懷疑你壞。最後,好人必然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