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意見】
香港投資者學會創辦人譚紹興表示,月供股票需要一定的累積下才會見到成效,一般需要三至五年,投資者不論在股價高或低時均要供,甚至越跌越供,因這樣才可以相同金額取得更多的股票,而且,如果在股票派息時「再供番落去」,有研究指投資回報可高三成。他建議投資者可考慮購入大價股,例如港交所(388)、騰訊(700)或者ETF。
他補充,不同銀行所提供的月供股票計劃均有不同,收取佣金的方式亦有不同,由於佣金比例可達到投資額的3%至5%,故投資者宜選擇在買入時毋須支付佣金,在賣出時才支付佣金的月供股票計劃。
關焯照:可選盈富基金
經濟學家關焯照認為,月供股票是平均成本法投資的其中一種,好處在於投資者可以「儲到錢」,壞處則在於選股上「未必揀啱」,他舉例說,雖然平均成本法可以在股價跌的時候購入更多股票,成本相對偏低,但這並不代表股價會上升,換言之,於高位購入的股票仍然會錄得虧損。因此,他認為,選擇月供股票上可選盈富基金(2800)或者ETF,不會大上大落之餘,亦沒有停牌的風險,此外,亦可選擇高息股等較穩健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