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你同行:微創手術 - 張淑儀

乳你同行:微創手術 - 張淑儀

還記得當外科實習醫生時,教授說Exposure(曝光)最緊要,即是說開刀口要足夠大,可以清楚看見切割的部位,減低手術難度。以開肚為例,手都可以伸進腹腔,才能順利切割及縫針,不要做Keyhole Surgery(小孔手術)。
90年代初,成功的腹腔鏡膽囊切除,為外科技術帶入新紀元。肚皮開幾個小洞,注入二氧化碳,將腹腔膨脹,然後把長柄剪刀、鉗及電𠝹刀插進腹腔,用電視影像來進行切割、落釘及線圈來結紮血管。不單成功切除膽囊,連闌尾、腸胃、胰臟、腎臟、子宮、卵巢、膀胱……總之在腹腔鏡下可見到的,都可以採用這方式來做手術。這種小孔手術,對病人確是微創,傷口小,術後痛楚減少。以前開刀腹腔引起的黏連,以致腸塞亦少了,確是一大突破。機械臂的出現,更令醫生操作手術刀鉗活動自如,坐在控制台前,就如打機一樣。那麼不在腹腔的實心器官,又能否做微創手術呢?
我與同事一齊上機械臂手術操作班,學習如何切割甲狀腺。但大家都覺得,現實上難向病人推薦。雖然傷口不在頸部,但4個傷口分佈在兩邊腋窩及乳暈上半邊緣,加起來長度就等如頸部傷口。而且距離頸部甚遠,還要打氣體去營造一個空間,以便放儀器。手術完成後,氣體霹靂啪嘞,醫學上稱Surgical Emphysema(手術性肺氣腫),一段時間身體才會吸收。好處多還是壞處多,就見仁見智。最近就有一位病人告訴我她的經歷,再選擇她寧願做頸部開刀。以我天天都在診斷乳房病及乳癌,更對不必要的乳房刀口有戒心。
最近有位乳癌病人,問可否微創切除乳癌。事實上乳房是實心器官,微創手術可在超聲波影像下,進行針刺抽取組織或放進冰棒,做冷凍治療。用這些方法前一定要粗針檢查,證實是良性纖維瘤,才可採用。乳房病變種類繁多,乳頭狀瘤、軟組織葉狀瘤雖多是良性,亦不能用上,因這些病變有惡性的可能。至於乳癌,現在局部切除都要做切除整形術,移動周邊組織填補空間,以求保存乳房完整外貌。乳癌切除能否有一天,擺支針插入乳房就可完成,不會割不清?首要條件是腫瘤要細及生長慢。以在香港所見的乳癌,多是自摸發現,平均一吋直徑,就很難採用微創方法。就算西方研究有突破,我們都很難跟隨。目前為止,乳房微創手術最經常採用,以及傷口最不明顯,就是在乳暈邊緣開刀。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香港乳癌基金會電話:2525 6033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