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絕世好爸】
教仔的任務,通常都落在媽媽身上,爸爸?還是專心當仔女的玩伴好了。副練馬師戴立強(Joe),投身馬圈近40年,自小帶兒子去接觸自己喜愛的騎馬,從沒有刻意安排兒子繼承父業,但耳濡目染下,大兒子戴韻軒(Jonathan)也在五年前入行,重走父親舊路,在兒子身上,爸爸彷彿看到自己影子。兩父子靠馬匹維繫的感情,講馬好麻甩?這是兩仔爺的浪漫。
曾偕同著名練馬師霍利時訓練名馬「爪皇凌雨」的副練馬師Joe,1976年考完會考投身社會,性格好動的他無意中看到見習騎師的招聘廣告,大感如此有挑戰性的職業才是他那杯茶,雖然從未真正接觸過馬匹,認知僅限於電視賽馬直擊,但經商量過後決定入行,終由策騎員一步步晉升至副練馬師。大仔戴韻軒,11歲時第一次跟爸爸去屯門學騎馬,也是他首次近距離接觸這龐然大物,「一上馬背,竟然一點也不害怕,感覺反而好親近。」越騎越愛,成了興趣之餘,馬匹也成為修補父子關係的橋樑,話說他升中後變得反叛,「那時候好驚阿爸,覺得他好煩,有甚麼事,我和弟弟都只會與媽媽傾訴。」入行後,方了解爸爸工作上的辛酸,自此馬匹成了二人的共同話題,感情大躍進。
馬有靈性,又勢利,對着牠,少點耐性也不行,還要好好控制自己脾氣,Joe教仔如教馬,他平日會和馬主分析利弊,對着兒子也用這一套。Joe相信基因,自己和太太讀書一般,阿仔應該相差無幾,所以從不逼他們讀書,Jonathan於2010年考完末代會考後,還未放榜已找定後路,有兩條路可以選,一是鋼琴、二是騎馬,當時他的鋼琴造詣已達八級,騎馬則學了數年,Joe說任由兒子選擇,不會強迫,真的不介意?口裏說不,身體卻很誠實,他說:「我向他說,既然騎馬這方面比人優勝,又有興趣,為何不先選?」兒子最終步爸爸後塵,報名入讀見習騎師學校,問他有此決定,是為了順應爸爸意嗎?「爸爸是有影響我的,但其實我中三四開始,已一心走這條路,只欠何時踏出這一步。」
當見習騎師,是騎術學校每個學員的目標,學堂訓練艱苦,體能訓練苛刻,還要時刻控制體重,叫Jonathan最難適應的是早睡早起,極規律的作息時間,昔日打機打到天昏地暗的他,自入學堂後,夜晚最遲十時就得乖乖睡覺,清晨四五時就得起床帶馬匹晨操,「細個與親戚食飯,八點開席,阿爸次次九時多就走,以前會覺得:『不是嘛?』入行後才知他用心良苦。」他還對以前的頹廢生活感愧疚,「現在生活充實了,不似以前終日獃在家無所事事,現在回想,都覺得自己浪費了很多時間。」
教仔如教馬 步後塵入行
受訓期間,Jonathan曾因太辛苦一度想過退出,Joe與兒子深情對話:「我要求他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完成,如果今次退出,將來好多事都會輕易放棄,就算日後不能如願當騎師,都叫有份正當職業。」其後,Jonathan又被送往南非深造兩年,首次獨自離鄉別井,負面情緒不時湧現,全靠爸爸遠距離支持,才能捱過去,「我想,都行到這一步了,現在才放棄,值得?」Joe說兒子走的路全在他預計中,早知兒子一定捱得過,「我自己當年捱得到,阿仔冇理由捱不到。」Jonathan最後雖未能如願當上見習騎師,但能當上負責操練馬匹的一級策騎員,也算有天份。
Jonathan現時獨自住在公司宿舍,兩父子甚少見面,只靠WhatsApp聯繫,男人習慣事事在心中,二人異口同聲:「大家有默契,又做同一行,知道對方做甚麼的了。」Jonathan形容現時與爸爸的關係亦師亦友,是他的模仿對象,甚至希望有朝一日可超越他的成就,Joe雖說不期望兒子飛黃騰達,但見他不時展示兒子照片,說起他過往的威水史,就知道他為這個兒子感到自豪。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黃子配
攝影:陳永威
編輯:陳漢榮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