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見誠:學識偷懶的焦慮症 - 李德誠

開心見誠:學識偷懶的焦慮症 - 李德誠

C因為頭暈、腳浮、眼花、作嘔、心悸、多汗和四肢無力而求診,他之前已經接受過一連串檢查,都找不出原因。除了身體的不適外,C還需要倚賴安眠藥入睡,否則入睡前便會重複想着日間面對的煩惱。
細問之下,C承認過去一年經常感到壓力,覺得很難放鬆下來,C本來已經是一個緊張的人,這一年來情況更加嚴重,經常擔心還未發生的事情,焦慮的情緒揮之不去,即使沒有原因也會經常覺得心慌,好像不幸的事情隨時會降臨。
我告訴C他患有焦慮症時,他滿臉狐疑,他承認自幼已是個緊張大師,很小的事情也好上心,做事性急,一定要把事情辦妥才能放心。雖不至是個完美主義者,卻對自己要求很高,經常為了不能達標而不開心。當我告訴他藥物治療對焦慮症有效時,他非常懷疑,因為他覺得性格不可能改變。雖然如此,眼見已經求診過不少名醫也找不出原因,他惟有姑且試一試。
C對藥物比較敏感,出現了不少副作用,但是治療的效果還算不錯,在服用過血清素之後,各種焦慮症狀一步一步的減退,治療初期處方的治標藥物也可順利地減下來。
C做的是家族生意,以往做事都是親力親為,每晚應酬少不免,周末還會陪客戶打哥爾夫球,五年來也沒有放過任何假期,是名副其實的工作狂。但自從治療見效之後,C開始明白到過往他把自己的生命拉得太緊,所以最後身體也承受不了,之前的「奇難雜症」便是他瘋狂工作的代價。現在,C仍然是下屬眼中的工作狂,不過至少他學會撥出時間每周跑步,找老友打籃球,最近還和家人去了一次日本旅行。
上月覆診時,C告訴我他學懂了躲懶,他明白自己焦慮症的源頭,除了是過份忙碌外,也跟自己緊張型性格有關。醫生和藥物都不能改變他的性格,所以他自己也要下工夫,經過了一年的努力總算有點成果,學識偷懶實在是一個突破。不過C也明白現在還是開始,要把他過份緊張的性格完全修正過來,可能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
藥物治療能夠有效地處理焦慮症狀,不過對C來說,「學識偷懶」可能才是減低復發的良方。
延伸閱讀: http://www.facebook.com/pages/Cheerful-Life/428960323870312

李德誠
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