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籽】生命鬥士 甩毛鸚鵡與斷掌蜥蜴

【寵物籽】生命鬥士 甩毛鸚鵡與斷掌蜥蜴

【寵物籽:寵愛生命】
譚英根是個大剌剌的人,說話簡單直接,「我們會接受自己的家人和伴侶不夠完美,那為何就不能接受有缺陷的動物?」我點頭和應,眼光投向她身後那隻漂亮的藍黃金剛鸚鵡。曾經,牠是一隻觀賞鳥,某天餐廳主人翻新鳥籠,竟連籠帶鳥噴漆。四隻鸚鵡住客,就僅牠和另一隻倖存,被發現時身上羽毛幾乎丟光。殘忍的一幕,同樣發生在一條鬃獅蜥身上。主人將多條蜥蜴共養一箱,迫得小生命打架搶食,其中一隻被打斷四隻腳掌,殘障後還險被主人拿來當其他寵物的小吃。幸好鬼門關前,牠們分別碰上善心人,不但治癒兩小口的表面傷口,還修補了那顆早已支離破碎的心。

眼前6,000呎空地,被譚英根(翠兒)置了數間鐵皮屋。她佔用一間經營寵物用品和美容店,其餘租予獸醫和留作照顧流浪狗之用。鐵皮屋有兩層,二樓是她治理拯救回來待領養的貓園地。這裏前身是五金店,六年前翠兒辭去獸醫診所的工作,租下這片地成立非牟利保護動物團體「寵物國度」,並將所有收入用來拯救和醫治流浪動物。白色唐狗「Bibi」今年10歲,兩年前被主人遺棄在翠兒的美容店,乖巧的牠迅速融化了場內眾人的心,牠不但會站立「請請」和飛撲接球之技,而且體力絕不比幼犬差。烈日下,這位「老人家」跑來跑去,將已被咬得濕漉漉的玩具球不斷往我掌心推。翠兒憶述那年,上天豈只讓她碰上懂事乖巧的Bibi,還有一隻名為「Leo」、毛髮已丟光的藍黃金剛鸚鵡。
兩年前翠兒從餐廳帶走鸚鵡時,就發現牠腳上緊箍着一個刻上「Leo」的鐵環。那年,大埔有一間即將轉讓經營權的餐廳,餐廳內Leo和一隻葵花鳳頭鸚鵡雖然住在高達三米的豪華巨籠內,卻骨瘦如柴、沒精打采,而且全身僅餘頭上毛髮。新舊店主都表明不願意負責照顧,生意交接之日若無人將牠們帶走,便會棄掉。一對鸚鵡的去向成為愛雀人士在社交網站熱烈討論的話題,舊店主對鸚鵡的虐待史亦被一一揭發,包括曾經對着鳥籠噴漆,將其中兩隻「住客」殺死。那時翠兒對雀鳥的情根未種,亦一直深信總會有惜鳥者當鸚鵡的救命恩人。未料某天網上一個虛假留言,指雀鳥丟毛是因為患上愛滋,就差點奪去了牠們重獲新生的機會。一眾家中已有養鳥的飼主為免帶菌入屋,紛紛打消領養的念頭。限期日將至,兩鳥的未來已無人關注,翠兒於心不忍,將一對鸚鵡帶回「寵物國度」,讓牠們在自己的護蔭下對抗病魔。

Leo的「甩毛」舊照不多(圓圖),直至毛髮稍長,主人翠兒才有心情為牠拍照。

翠兒笑言對雀鳥的興趣仍不太大,只喜歡自己親手拯救和照顧的Leo。

翠兒一直以拯救流浪生命為己任,其中一隻母貓剛誕下寶寶,待小貓長大一點便會為牠找領養家庭。

換籠買玩具 治癒抑鬱症

對飼養雀鳥毫無認識的翠兒帶着兩隻鸚鵡看醫生,醫生證實沒有患上愛滋,並估計牠們光禿禿的模樣應該已維持至少兩年,原因可能是餵食太多黑瓜子,導致鳥兒有脂肪肝。Leo更因腳環過緊而負傷,獲安排接受手術。翠兒為讓鳥兒活得愉快,不但訂製巨型鳥籠,而且逢周末就拿着牠們的近照,向愛雀義工和旺角雀鳥街的店主請教飼養之道。兩隻鸚鵡不單有丟毛情況,脾氣較壞的Leo亦如頑童,對翠兒每星期購入不同牌子的鳥糧不瞅不睬,甚至將糧缸打翻。
經獸醫診斷,牠們都患上嚴重的抑鬱症,建議多買玩具供玩耍,不過原來全港出售大型鸚鵡玩具的店舖屈指可數,而且每件索價過千。幸好翠兒天生積極,不但尋遍街舖,還在網上搜購不同款式的玩具。Leo玩得特別落力,拍打兩翼之餘,頭還會左右搖擺兼怪叫,玩具瞬間被牠撕成碎塊。三個月後,這位「鳥媽」幾乎掏光荷包,但仍不願動用「寵物國度」中分毫的收入,「那時很多人不明白我為何要掏心掏力掏錢去救牠們,但我知道牠們一直進步中,只是需要多一點時間。」的確, 無限量供應的玩具、每天跟牠們說話,終於讓「頑童」的心定下來。牠們開始長毛,葵花鳳頭鸚鵡很快便覓得好人家,翠兒將領養Leo的申請統統拒絕,決定自養。「我再不懂養鳥,也知道金剛鸚鵡的身價。當初牠甩毛,這些人又哪裏去了?」

白色唐狗Bibi今年10歲很愛玩,站立「請請」的技術一流。牠被前主人遺棄在美容店,翠兒得知牠曾被前主人丈夫棍打屁股後,便決定收養牠。

「似Nick Vujicic活得精采」

金剛鸚鵡Leo遇恩人獲救,四肢僅餘半截失去腳掌的鬃獅蜥,亦得到念大學二年級的郭秀雯(Mary)看出牠淡定和親人的一面,於是不但悉心照顧牠,還帶牠出席講座,分享牠的奮鬥路。
Mary自小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工作,當過照顧老人和孤兒等義工後,小妮子發現兩棲及爬蟲類動物更需要社會的關心和重視,於是在三年前加入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全力照顧過百隻被市民丟在公園水池和被政府撿獲的走私龜,以及逾十條被遺棄的蜥蜴和蛇。加入協會的同年,小妮子遇上了一條比自己前臂還短、身形瘦削,僅靠肚皮左右向前蠕動的無掌蜥蜴。主人一副棄意已決的姿態,向Mary解釋自己將數條蜥蜴放在一起飼養,結果這條弱質纖纖的蜥蜴被其他同伴欺負,傷痕纍纍。「剛加入協會時,我會為這些被遺棄的生命而哭,後來可能見慣了,便學懂與其怪責無良主人,不如想辦法重寫這些動物的餘生。」Mary於是為無掌蜥蜴的居所換上較矮的洞穴和水缸,讓牠能如常地爬上爬落,又取名「Nick」,盼牠能像著名的斷肢傳道人Nick Vujicic活得精采。小蜥蜴不負其名,不但不怕陌生人,還天生一副大笑臉,帶牠出席講座時,市民都願意為聽其經歷而駐足,甚至伸手摸牠。
「Nick多爬兩步吧!」鏡頭前的小蜥蜴似乎很害羞,Mary棄掉手中的菜,夾來一隻蟋蟀,小蜥蜴吞吞口水,還是原地不動。我把一切看在眼內,心想論外貌,Nick確不如貓狗可愛,可這隻有性格的小淘氣,一樣是獨一無二得討人歡心。

Mary有感幫助弱勢兩棲及爬蟲類的人實在太少,主動投身動物義工行列。

Nick本是女生,改了個男孩名,全因協會上下都希望牠能像著名斷肢生命鬥士Nick Vujicic一樣,活得精采。

為讓Nick能像同類一樣爬上爬落,Mary為牠的居所換上較矮的洞穴。右圖可見牠除了失去四隻腳掌,尾巴亦斷了少部份。

想探訪Bibi和Leo,可瀏覽寵物國度網址: http://www.pethaven.com.hk/
想了解Nick,可瀏覽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網址: http://www.hkherp.org/

記者:許 政
攝影:梁志永、徐振國
編輯:謝慧珊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