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錦州銀行向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目前正在處理中,惟外電報道指上市時間應會推遲,因港交所(388)正審視該行與漢能的業務關係。據內地傳媒報道,該行牽涉向漢能薄膜(566)提供近80億元人民幣授信,以及推出理財產品助其融資。
據悉,港交所要求錦州銀行提供更多與漢能的生意來往資料,集團監管事務總監兼上市主管戴林瀚不評論事件。《彭博》致電錦州銀行董事局秘書王晶查詢,他指該行回應港交所查詢相關問題後,目前交易所對錦州上市的取態仍然是正面。王晶指,相信本月難開始與港交所展開上市聆訊,故相信7月下旬才開始聆訊,該行亦需要數星期時間審計上半年財務報告。據悉,錦州銀行欲借港上市籌6億美元。
據《新浪財經》指,錦州銀行曾給予漢能80億元人幣授信;該行亦曾經發行過幾款理財產品,當中有投資項目為漢能債務融資工具,貸款期接近9個月,於今年9月到期,但未有公佈融資規模。分析指,若漢能財務出現問題,這些理財產品或出現兌付危機。
漢能負面新聞浪接浪
另今年3月底漢能向寶塔石化集團及內蒙古滿世集團配股,最高融資額達220億港元。而據錦州銀行招股書上指出,該行大股東為銀川寶塔精細化工,佔股權約為5.68%,銀川寶塔實為寶塔石化的子公司,故寶塔石化實質持有錦州銀行及漢能股權,證明兩間公司關係相當密切。證監會上月28日起正式立案調查漢能薄膜事務,目前仍未有調查結果。該股上月20日急跌近47%至停牌,目前仍未有確實復牌消息,惟負面新聞可謂浪接浪,該公司停牌前報3.91元。
錦州銀行不良貸款率趨升,惟升幅未算顯著,去年底按年升12點子至0.99%,以比率計算,較其他本港上市內銀資產質素仍然優勝。不過,紮根於東北的錦州銀行亦被人詬病股權更替過密,由2008年起大股東更迭數十次,去年大股東錦州財政局持股由6.1%跌至4.27%,成為第三大股東,王晶早前表示,股權變動是因企業發展快,不斷增資使股權架構出現變動。